克萊頓·柯克帕特里克

克萊頓·柯克帕特里克(英語:Clayton Kirkpatrick,1915年1月8日—2004年6月19日)於1969年至1979年擔任《芝加哥論壇報》編輯。他將《論壇報》現代化,使其新聞報道和社論版摒棄反射性的黨派立場,並在1974年發表了一篇著名的社論,呼籲理查德·尼克森總統辭職。

早年生活和教育

编辑

柯克帕特里克出生於1915年1月8日,在伊利諾州沃特曼長大[1][2]。他的父親是一家機械廠和車庫的經營者。柯克帕特里克於1937年畢業於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1][3]

職業生涯

编辑

在全國各地巡迴工作後,柯克帕特里克於1938年1月底加入芝加哥市新聞局英语City News Bureau of Chicago[1][3]。柯克帕特里克曾希望在《芝加哥每日新聞英语Chicago Daily News》工作,但他於1938年加入《芝加哥論壇報》,在那裡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普通記者,然後是報道聯邦法院[1][3]

1942年,柯克帕特里克應徵入伍,在美國陸軍情報部門工作,大部分時間駐紮在英國[1][3]。柯克帕特里克晉升為軍士長,並被授予銅星勳章。他於1945年11月退伍[1][3]

柯克帕特里克在《論壇報》當了15年記者,1954年成為文字編輯。之後,他擔任化妝編輯、社區新聞版塊負責人和任務編輯。隨後,柯克帕特里克獲得更多晉升,1961年被任命為城市編輯,1963年被任命為助理總編輯,1965年被任命為總編輯,1967年被任命為執行總編輯[1][3]。1969年1月1日,柯克帕特里克被任命為《論壇報》编辑[1]。他立即以平衡、客觀的報道取代《論壇報》的黨派寫作和報道[1]

柯克帕特里克也改變《論壇報》的設計和版面,增加讀者感興趣的新專欄。這些改變最終影響了整個報界[1][3]。1974年2月,《時代》雜誌將《論壇報》評為全美十大報紙之一[1][3]

水門事件

编辑

1974年,柯克帕特里克爭取讓《論壇報》成為第一家全文刊登水門事件紀錄稿的報紙[1][3]。柯克帕特里克和《論壇報》的華盛頓記者與尼克森的新聞秘書羅納德·澤格勒談判,提前拿到了記錄稿,然後用公司的飛機將記錄稿空運到芝加哥,在那裡,一個工作小組迅速將記錄稿準備出版。這些記錄在一個44頁的專欄中發表[1][3]

一週後,先前一直是尼克森支持者的柯克帕特里克在閱讀記錄稿後得出結論,《論壇報》應該要求尼克森辭職。他於1974年5月9日寫了一篇社論,一反常態地用直率的語言指出,現在是尼克森辭職的時候了。「我們看到他第一次執政時的公眾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在大約30萬字的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他的私生活,我們感到震驚」,社論寫道。「這裡的關鍵字是不道德。正是由於缺乏對道德的關注,缺乏對崇高原則的關注,缺乏對公職崇高理想的承諾,才使得這些文字記錄令人作嘔地暴露了他和他的顧問們……。他毫無幽默感,甚至毫無人性。他陰險狡詐。他搖擺不定。他褻瀆神明。他甘願被人牽著鼻子走。他表現出令人沮喪的知識空白。他懷疑他的員工。他的忠誠度極低。」[1][3]社論最後說「總統敦促盡快結束水門事件是正確的。他的國家需要迅速而仁慈地結束這場痛苦。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辭職。另一條是彈劾。這兩條路都是合法的,都能滿足遵守正當程序的需要。」[4]

《論壇報》長期以來一直是共和黨政治的代名詞,因此這篇社論在美國和海外都特別有影響力[1][3]

晚年生活

编辑

1979年,柯克帕特里克升任論壇報公司英语Tribune Media總裁兼執行長。他於1981年6月1日退休[1][3]

退休後,酷愛高爾夫球的柯克帕特里克在坎蒂尼信託基金董事會任職,並敦促董事會成員批准在《論壇報》前出版人羅伯特·R·麥科密克英语Robert R. McCormick的莊園內建造一座27洞高爾夫球場的計劃,球場名為坎蒂尼高爾夫俱樂部英语Cantigny Golf Club[1][3]

個人生活

编辑

柯克帕特里克與塞爾瑪(Thelma)結婚55年,直到塞爾瑪於1998年去世[1][3]。他有四個子女,住在伊利諾州格倫埃林[1][3]

2004年6月19日,柯克帕特里克因充血性心臟衰竭在家中去世,享年89歲[1][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Reardon, Patrick T. Clayton Kirkpatrick. Chicago Tribune. June 22, 2004. ([ht早期tp://articles.chicagotribune.com/2004-06-22/news/0406220265_1_clayton-kirkpatrick-tribune-editor-chicago-tribune/2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存档于December 26, 2019). 
  2. ^ Lueck, Thomas J. Clayton Kirkpatrick, 89, Editor Who Changed Chicago Tribune. The New York Times. 23 June 2004 [16 June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9).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Reardon, Patrick. Clayton Kirkpatrick; 1915–2004; Considered the Chicago Tribune's first modern editor, 'Kirk' transformed the newspaper—but not without a considerable fight; The gentleman revolutionary. Chicago Tribune. June 22, 2004: 1. 
  4. ^ Listen, Mr. Nixon.... Chicago Tribune. May 9, 197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