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林高志/沙盒50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位置中華民國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坡上
坐标25°07′45″N 121°30′12″E / 25.1290391°N 121.5032476°E / 25.1290391; 121.5032476
建成时间1957年
持有者章嘉大師寶塔管理委員會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墓葬
评定时间2006年5月7日
詳細登錄資料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所在的中和禪寺。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建於1957年,是台北市北投區 的一座墓園。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坡上。於2006年5月7日由台北市政府公告為墓葬類別的歷史建築[1] [2]

歷史

编辑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所在的中和禪寺。供奉釋迦牟尼佛

第一世的章嘉呼圖克圖阿羅漢尊達,為釋迦文佛的弟子,降生印度,四世以前都轉世在印度,五世以後轉世西藏青海。從十三世轉世以後,始稱章嘉活佛,即為一世章嘉活佛。 一世章嘉呼圖克圖禪克朗塞拉(又譯:扎巴俄色),出生於中國青海互助縣紅崖子張家村。前世活佛為班覺輪珠,曾為西藏大寺的喇嘛,其著作甚多,並為第五世達賴喇嘛的經師。[3]

大師出身在青海大通縣,兄弟很多,他是雙生子,與大師同胎先出生的是大師的姐姐,現在隨侍大師的賀永慶居士就是這位姐姐生的,賀永慶的大哥也是一位活佛,與現在甘珠活佛同年,他三歲時就學會迎送的禮節,並能辨別善惡,七歲出家。九歲進清廷皇宮。十四歲拜大國師。 [4]

十九世章嘉大師(名羅桑般殿丹畢蓉梅,1890年12月17日-1957年3月4日) 出生於青海省一藏族家庭,父親名格爾瑪林沁,母親名蘇木吉德光緒25年(1899),8歲的章嘉奉詔晉京,駐錫嵩祝寺,光緒帝在內廷召見了他,受封繼位為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章嘉活佛 世系與 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四大活佛。第九轉世曾為薩迦五祖八思巴。第十轉世為黃教的釋迦也希,是宗喀巴四大弟子之一,他並創建了色拉寺。歷代章嘉活佛後受封為元明清康熙雍正乾隆國師,主持內蒙青海蒙旗教化。[4]

 
中和禪寺福壽山靈光塔。

十九世章嘉活佛慈禧北洋蔣中正三朝國師,歷任國大代表、總統府資政、中國佛教會 [5]理事長(1952年-1956年)。章嘉活佛於民國元年(1911年)首傳時輪金剛灌頂,抗戰後在成都曾傳三部無上密(即密集金剛 [6]、勝樂金剛 [7]、大威德金剛 [8])大灌頂。遷台後章嘉活佛曾領團環島弘法,並從日本迎回玄奘大師頂骨安奉於日月潭(玄奘寺)[9]。1955年的夏天,大師環島弘法,跑了二十天,有道源法師 [10]大師副官陳靜軒等。早期章嘉大師道源法師都是坐火車,從基隆台中台南高雄屏東,由北到南環島布教弘法。並曾發起印制《大正大藏經》[11]章嘉活佛終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過午不食,精通漢滿回藏文字;章嘉活佛於1957年3月4日因胃癌示寂於臺大醫院,世壽68歲。靈龕在北投火化,舍利多達六千餘顆。火化當中,有不可思議之瑞相出現。陳志賡居士文載:「靈龕在北投火化時,正值陰雨蒙黯,日輪無光。而火焰透上雲層,現蓮花狀,光彩奪目,異香飄聞十裡外。」火化後,撿出舍利數千顆,舍利花若干株,皆為定慧熏修功深之明證。 歷代章嘉活佛舍利塔多存於山西五臺山鎮海寺。本世舍利塔建於荼毘原址,於臺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 [12]後山步道旁,舍利塔興建於1957年,構造物本身塔身與塔座狀況尚完好,塔內舍利子於佛塔覆缽中佛像下方之涵洞,塔座仍保留雕飾花紋,構造精巧,參拜時並依禮繞塔7周後才告退。 [13] [14]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內,活佛聖像及紀念碑文。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所在的中和禪寺 [12],建築於1930年代 ,期間經歷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及政府遷台,又因位居北投「唭哩岸石」之產地,在建材及建築風格上融合了日式、中國式本土式,產生其獨特又造型豐富的各種形制。依山建築寬闊弘偉,寺內雕刻精美。[1] [12]

建築

编辑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內,瓶形塔身聖物。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建於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中和禪寺後山坡上。造型具藏式舍利塔之重要特徵,包括塔剎、瓶形塔身及基座等三段式造型。[1]

覆缽式塔是一重實心的建築,供崇拜之用。被用作舍利塔,還可做僧人的墓塔。塔脖子和塔剎象徵著佛的頭部,巨大的塔身蘊含著深厚的佛教內涵。 [1] [15]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入口,有一對象形守護吉祥物。

中和禪寺位於奇岩路的末端,依山建築,寺內寬大精美華麗。入了山門,順著白色欄杆拾級而上,左側的寶珠殿,有七尺高的南無護兒地藏王菩薩 的莊嚴法相。過了寶珠殿就是供奉釋迦牟尼佛 的大殿。正殿屋頂有閩南尖脊式的燕尾,側殿的屋頂則是台灣北部特有的金形(圓形)馬背;側殿背面又是由一般紅磚和本地特產的唭哩岸石複合。 [16]

交通路線

编辑

中和禪寺建於奇岩路山坡的尾端,較接近方便的交通是象山淡水線捷運奇岩站,另公車大臺北218路奇岩站,起訖站名:新北投 -萬華 [17] 小26、230公車;義方國小站牌搭乘小28公車,循原路回捷運站。小22公車先經奇岩捷運站,轉乘捷運者可在奇岩捷運站轉乘,其餘路線公車請至北投捷運站轉乘。 北投捷運站出口欲搭乘小 7、小26公車,其公車車窗有黃色標示。 大臺北公車631路,起訖站名:淡水 -北投[1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0-8-31]. 
  2. ^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北投區志.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2015 [2020-718] (中文). 
  3. ^ 維基百科. 章嘉呼圖克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 [2020-8-31]. 
  4. ^ 4.0 4.1 李炳南老居士. 净空法师及其恩师章嘉活佛. 李炳南老居士. 2015 [2020-7-18]. 
  5. ^ 中國佛教會. 中國佛教會中國佛教會 BAROC 全球資訊網. 中國佛教會. 2020 [2020-8-31]. 
  6. ^ 喇嘛網. [http:www.lama.com.tw 喇嘛網 密集金剛]. 喇嘛網. [2020-8-31]. 
  7. ^ 成佛者之家. [http:www.teacher.aedocenter.com 勝樂金剛 - 成佛者之家]. 成佛者之家. 2020 [2020-8-31]. 
  8. ^ 喇嘛網. [http:www.lama.com.tw 喇嘛網 大威德金剛]. 喇嘛網. 2012/04/20 [2020/9/1]. 
  9. ^ 四方通行玩樂地. 日月潭玄奘寺 | 台灣旅遊景點行程. 台灣旅遊景點行程. 2020 [2020-8-31]. 
  10. ^ 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 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佛教人物《道源法師》. 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 [2020-8-31]. 
  11. ^ 總監製:星雲大師.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 | 首頁. 佛光山. 2020 [2020-8-31]. 
  12. ^ 12.0 12.1 12.2 北投中和禪寺. 北投中和禪寺, 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Taipei (2020). 北投中和禪寺. 2020 [2020-8-16] (中文). 
  13. ^ 林, 高志. 認識文化台北. 台北市: 個人. 2016: 326. ISBN 978-957-43-3757-6. 
  14. ^ 煮雲法師. 章嘉大師住世時的神異軼事---煮雲法師. 煮雲法師. 2012 [2020-8-28] (中文). 
  15. ^ GetIt01. 五台山萬佛閣覆缽塔 - GetIt01. 在五台山萬佛閣. 2020 [2020-8-31]. 
  16. ^ 美美美旅遊聯盟. 美美美旅遊聯盟 觀光景點. 美美美旅遊聯盟. 2019 [2020-7-21] (中文). 
  17. ^ 17.0 17.1 大台北公車. 大台北公車-218. 大台北公車. 2020 [2020-8-31]. 

外部連結

编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 [2]

臺北市北投區公所北投區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