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氏結

(重定向自兰氏结

蘭氏結(英語:Nodes of Ranvier)又名郎氏結郎飞氏结。是神经元的一部分,以首位描述該結構的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安托万·兰维尔為名[1]

蘭氏結
周围神经轴突图(标记为“axis-cylinday”),显示兰氏结及其他特征
光学显微镜下的兰氏结
基本信息
系統神经系统
位置Myelinated axon of a nerve
标识字符
拉丁文incisura myelini
MeSHD011901
THH2.00.06.2.03015
显微解剖学术语英语Anatomical terms of microanatomy

神經元的髓鞘包覆著軸突,蘭氏結是神經元上每隔數毫米就會出現的沒有髓鞘的部分。

跳跃传导学说认为,因为在蘭氏结之间的结间区的电阻极高,而在结区的电阻极低,并且轴突膜仅在结区可接触细胞外液,所以,局部电流必须在蘭氏结处穿出膜在髓鞘处形成回路,进行跳跃式传导[2]

的内侧大纤维没有蘭氏结[3]

概論

编辑
神經細胞
典型神經元的結構

附加圖片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R. Douglas Fields,〈大腦白質有價值〉,《科學人》第74期2008年4月號,第44-54頁,2009-4-20查閱
  2. ^ 神经系统概述[永久失效連結]
  3. ^ 周围神经损伤. [2007-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