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英語:Where Love Abides[註 1],是香港一套舞台劇,劇本由劇作家杜國威撰寫,首演於1986年,取材自具百年歷史的梁蘇記遮廠。此劇曾多次重演,並於1988年改編為小說,1995年改編為電影,1998年改編為廣播劇。其劇本選段亦曾成為香港中學課程中國語文科的教材[2]:3,20

創作與製作 编辑

梁蘇記遮廠(雨傘廠)由別名梁蘇的梁富華,約在1885年或1886年創立於廣州晚清時期),生產及銷售全鋼骨雨傘,並以永久保養傘骨而聞名,及後在戰亂之中遷移至香港經營,歷經三代[3][4]。1986年6月1日,梁蘇記開業剛超過一百年,當時的總經理梁春發發表一份《光榮退休及告別社會人士書》,宣佈結業[5][6][7],聲明中表示家庭式工業未能適應現代化模式,希望店中老伙記能有愉快、平靜的晚年[8]:168-169。正職為中學教師的劇作家杜國威得知此消息後產生興趣,同年以梁蘇記的歷史為題材,替香港話劇團寫成此劇本《人間有情》[5][4],並得到梁春發親自提供資料[9][10][1]:8。但後來梁蘇記仍有營業,有一種說法是當時梁蘇記只是結束港島區的門市,卻受舞台劇的影響,被坊間誤會為全線結業[3]

據杜國威自述,他耗費半個暑假的時間寫成初稿。[1]:18

此劇為三幕劇[5]。首演由當時香港話劇團的藝術總監陳尹瑩擔任導演[4][10][11],王季平擔任佈景設計[10][11]奚仲文擔任服裝及造型設計[10][11],梁日田擔任燈光設計[11],區少琼擔任製作經理[11],麥秋擔任技術統籌總監[10],李惠笑擔任執行舞台監督[10][11]

結構與劇情 编辑

此劇分為三幕,演出時間共約三個多小時[5]。故事主題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通過「蘇記遮廠」[12]:13[註 2]從發跡至衰落的歷史,刻劃東主梁蘇一家的各種親情、與伙記之間的賓主情及道義,以及各人在大時代中的悲歡離合、生活中的抉擇與無奈,從中體現在現代社會逐漸消失的「人情味」[4][6][9][10][13][1]:3。劇中一段開場白如此形容「人情味」[註 3]

中國人當然知道什麼叫做人情味,它是我們文化的根基,是我們至善的心態。要將「人情味」三個字翻譯成外國文字是很困難的,總之怎樣翻譯也不夠味道。人情味——只有我們中國人才可以心領神會。

第一幕橫跨光緒十二年至民國二十六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廣州[註 4],舞台分為六個演區,在演出時按故事發展陸續替換佈置[12]:7,9-10,12-13,29-30。此幕講述晚清廣州人梁蘇本從事收買者、修補鐵及瓦,光緒十二年[12]:9(1886年)某天他偶爾拾獲一把鋼骨洋傘,決心研究其結構,展開維修及生產鋼骨洋傘的生意,不久創立蘇記遮廠,以永久保養傘骨為噱頭,並與妻子何氏養大了三名子女[12]:10-15。其長子天賜19歲時在遮廠工作,並與炮仗廠的千金陳盈成婚[12]:15-29。至民國二十六年[12]:30(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局勢動盪。此時次子天祐結識了逃難的上海歌女秀玲[12]:61,梁蘇與天賜計劃在兩人舉行婚宴後分家,梁蘇留在廣州;天賜往澳門發展,三妹美嬌跟隨;天祐與暗戀美嬌的得力伙記亞貴往香港發展。[12]:82-84

第二幕時代背景為1950年,場景為澳門草堆街蘇記遮廠後園,第一、二演區被濃密的樹蔭佈置遮蓋,第三至六演區合併成一個小院子[12]:95。此幕講述分別移居澳門及香港的蘇記眾人,在澳門重聚,通過對白交代眾人在過去戰亂時期的遭遇。留在廣州的梁蘇已去世,廣州蘇記在日軍轟炸中被夷平[12]:99,廣州的一些伙記往澳門投靠天賜。而往香港發展的天祐,則在香港日佔時期不幸被日軍折磨至全身癱瘓,後來天祐及其女兒小玲被天賜接往澳門照顧。當初跟隨天祐到香港的伙記則在當地留守,亞貴開設了自己的原料廠。亞貴與三小姐美嬌在澳門重遇,再次向她表達愛意,終成一對[12]:101-105。天賜決定結束澳門業務,舉家遷往香港。[12]:106-113

第三幕時代背景為1966年或1967年[註 5],場景為香港德輔道中蘇記遮廠,第一至第三演區分別為書房、工場、門市部,第四至第六演區均為舖後[14]:117。開首交代梁蘇記於1950年結束所有廣州及澳門的業務,全體遷至香港,數年後天祐離世[14]:117。轉眼到了1960年代,香港工商業蓬勃發展,但商家講求利益,以致勞資關係日漸惡化;蘇記沒有跟上時代,依舊採用家庭式手工業式生產,效率遠不及機械式生產,加上堅持永久包修原則,競爭力每況愈下[14]:118。社會上工潮頻發,至六七暴動時期[15][16],人心惶惶,並有中共準備進攻香港的傳聞[14]:132,135。天祐的遺孤小玲大學畢業後一心留在蘇記輔助伯父天賜,並建議改革,但天賜認為老伙記們不能適應改革,且香港前景不明朗,只想安排小玲移民,自己留在香港,以舊有經營模式暫且守業,照顧老伙記們。經過家人一番開解、兩人敞開心扉傾談後,小玲終明白伯父心意。[14]:126-133,136-138

角色表 编辑

角色 簡介

[註 6]

演員
1986年 1987年 1995年 1998年 1994年
香港話劇團版

[11][註 1]

香港話劇團版

[17]:40-41

電影版

[註 7]

春天舞台版

[註 8]

新加坡實踐話劇團版
昌華(成年) 蘇記第三代,此劇的叙述者,故事由其對家族的憶述中開始。此角是杜國威作品中首次採用叙述者[19]。第二、三幕交代他1950年代赴英國劍橋大學修讀建築,至1960年代仍留於當地發展建築師事業,1975年歸香港,從老父手上接管蘇記[12]:108-110,118,137。角色原型為梁春發。[註 9] 林尚武 無此角色 待確認 邬伟强[20]
梁蘇 蘇記第一代經營者。眼光銳利,年老時慈祥而顯出權威。第三幕小玲對白中交代他曾資助十九路軍[12]:122。1950年前已去世。 周志輝 丁家湘 张岳成[20]
何氏 梁蘇之妻。為人大方,精明,不拘小節。早年誕下五名子女均早夭,年紀頗大時才誕下天賜、天祐、美嬌,養育成人[12]:13。1937年時已去世。 雷思蘭 羅冠蘭 待確認 待確認
天賜 蘇記第二代經營者,梁蘇長子,昌華之父[12]:29。為人正直,勤勞,略帶拘謹,溺愛弟妹;年老時慈祥而寡斷。對於弟弟天祐一家的不幸遭遇,一直感到自責。第三幕時57歲[12]:125 葉進 高翰文 謝君豪[16] 黄家强[7]
天祐 梁蘇次子,純真熱情的青年,略為懶惰。1937年結婚後同意父兄派他到香港發展業務的安排[12]:82-84,但後被日軍折磨至全身癱瘓。1950年時40歲[12]:106,數年後去世。 趙靄雲 盧俊豪[16] 待確認
陳盈 炮仗廠千金小姐,天賜的聯姻對象,反對盲婚啞嫁,經過一番接觸後接受了天賜,結為夫妻[12]:18-24。後交代家族於澳門有業務[12]:83,100。為人大方得體,精明,豪爽,也具幽默感。第三幕時56歲[12]:130 區嘉雯 劉小佩 劉雅麗 伍潔茵[16][21] 林佩芳[7]
美嬌 梁蘇么女。美麗,年青時為人熱情,崇拜英雄;中年時帶有憂鬱氣質。第三幕時51歲[12]:130 羅冠蘭 待確認 蘇玉華 焦媛 王德亮[7]
亞貴 蘇記的得力伙記,15歲投蘇記當學徒,與美嬌青梅竹馬,一直暗戀她。眼見美嬌對白英的痴情,憤然決定隨天祐到香港發展[12]:,88-90。後成為原料廠的東主,在澳門重遇美嬌,再續前緣。第三幕時56歲,準備舉家移民加拿大[12]:127,134 李振強 潘燦良 袁富華[16] 待確認
秀玲 來自上海的歌女,天津[12]:68,所有對白均為國語。為人純良,活潑,大方,沒風塵味。1937年逃難時在株洲認識天祐,兩人註冊結婚[12]:60-61。後隨天祐回廣州,獲得梁家接納,補辦婚宴。第三幕小玲對白交代,她在香港得知天祐重傷後難產而死[12]:123 王雲雲 馮蔚衡 陳瑞如[16] 待確認
小玲(成年) 天祐與秀玲之女,樣貌與母親相似[12]:111。第三幕時23歲[12]:118,大學畢業後拒絕伯父天賜叫她留學深造的建議,堅持協助打理蘇記(1960年代)[12]:118-119。一度誤解伯父對自己的心意。性格頑強而衝動。 陳瑞如 苏君英[22]
白英 偽裝為收買者的革命黨(抗日志士),為美嬌所傾慕[12]:50-54。後得悉他對廣州朝日新聞社發動自殺式襲擊,壯烈犧牲(1937年)。[12]:88 高翰文 謝君豪 陳煥球 待確認
亞財 蘇記伙記(1930-1960年代)。1937年被安排隨天祐赴香港[12]:84。為人俏皮,口齒伶俐,愛唱粵曲及模仿別人。第三幕時49歲[12]:123 尚明輝 陳淑儀 待確認
亞順 蘇記伙記(1930-1960年代)。為還清賭債而向南洋富人顏興典妻(讓其借腹生子),對此感到羞愧,拒絕了顏興同赴南洋的邀請[12]:76-77,86-87。第二幕時交代妻女全死於日軍轟炸廣州期間[12]:99。第三幕時62歲[12]:123 李子瞻 袁富華 待確認
亞全 梁蘇第一位聘請的伙記,帶順德口音[12]:34。常喋喋不休。1950年時交代已去世[12]:98 林聰 余俊峰 余世騰粵语余世騰
全嬸 亞全之妻,客家人[12]:35。勤儉善良,信佛。第三幕時69歲,為蘇記中年齡最大[12]:120 許芬 許芬 楊詩敏
亞啟 蘇記伙記(1930-1960年代)。1937年被安排隨天祐赴香港[12]:84。性格樂天,思想簡單。第三幕時49歲[12]:118 胡柏強 待確認 待確認
顏興 南洋華僑,彬彬有禮的殷實商人。因自己的妻子無所出,借順妻之腹生子,對亞順非常感激,並將兒子取名為顏順(1937年)。[12]:85-87 葉衛國
顏順 顏興與順妻所生的兒子,結局時到蘇記找到亞順(約1966年)。[12]:141-142 梁偉文
明仔 與蘇記熟稔的街童(1937年)。[12]:30-34 沈勵桓
行街(推銷員) 到蘇記向小玲推銷原料,其貨品多產自日本(約1966年)。[12]:121-122 胡榮堅
杰仔 1960年代蘇記的年輕伙記,外形打扮像該時期的「長毛飛」[12]:120(長髮小痞子),多嘴。揶揄小玲對日本的反感,觸發小玲道出父母的經歷。[12]:122-123 沈勵桓

(分飾)

發仔 1960年代蘇記的年輕伙記,愛好電影。 高翰文

(分飾)

昌華(童年) 懂事,活潑天真。 黎嬰 廖浩宇[22]
小玲(童年) 頑皮衝動,「牛黃」(橫蠻)。 龐曉虹 林宛妮[22]

音樂 编辑

據劇本集,首演中採用了下列音樂:

音樂 相關情節
廣東小調《雨打芭蕉》
  • 第一幕開首昌華叙述時。[12]:8
  • 第三幕結尾顏順登場。[12]:141
廣東小調《平湖秋月
  • 天賜與陳盈初次見面。[12]:20
廣東小調《雙星恨》
  • 美嬌遇見白英。[12]:50-54
  • 第一幕結束時。[12]:91
國語歌曲《天涯歌女》(背景時代的流行歌曲)
  • 秀玲初居於蘇記時為一眾伙記、童年昌華演唱,一眾伙記持傘伴舞。[12]:70-72[9]
  • 第二幕結尾,天賜、美嬌撐着雨傘,陪伴坐在輪椅上的天祐,回憶童年。[12]:111-113
英語歌曲《A Hard Day's Night英语A Hard Day's Night (song)》(背景時代的流行歌曲)
  • 第三幕開首昌華叙述完結時。[12]:119

公演紀錄 编辑

日期 劇團 地點 導演 來源 備註
1986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 香港話劇團 香港 香港大會堂劇院 陳尹瑩 [17]:37[2]:20-21[11] 首演。
1987年11月13日至17日 香港 高山劇場 [9][17]:40[2]:20-21[11]
1987年11月20日至22日 廣州 南方劇院 [4][17]:41[2]:20-21[11] 數名廣州當地演員參與演出。劇團訪問廣州期間,於廣州市製傘工業公司與曾在梁蘇記任職的老工人會面。[23]中國內地學者朱棟霖(2000年)提及此劇曾三度在廣州公演。[19]
1994年11月28日至30日 實踐話劇團(新加坡劇團,現名「實踐劇場」) 新加坡 維多利亞劇院 王美兰 [24][2]:21[11] 王美兰來自香港話劇界,時任該劇團助理藝術總監,主要負責「學生劇場」,是次為她首個面向成年觀眾的作品。其他演員包括陈天赐、黄奕磊、郭进平、郑光辉、何家伟、纪展雄等。郭践红擔任舞台設計,郭宝昆擔任燈光設計。杜國威亦親赴當地出席交流會。[7][20][24]
1997年11月6日至8日 丁劇坊 香港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待確認 [2]:20-21 由麥秋(首演時的技術統籌總監)創辦的業餘劇團。事前全團演員進行了14個星期的研習訓練,並舉辦了多個關於此劇及杜國威劇作的活動及講座。[25][26][27]
1998年8月7日至9月6日 春天舞台 香港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謝君豪(自導自演) [18][2]:20-21 謝君豪首次執導舞台劇[5]。香港舞台劇史上首次採用人造雨景[28]

電影版 编辑

人間有情
The Umbrella Story
基本资料
导演高志森
监制高志森[29]
编剧杜國威[29]
原著杜國威
主演
配乐
摄影李嘉高[29]
剪辑高志森[29]
制片商嘉濤電影有限公司出品[29][30][31]
高志森影業有限公司出品[30][31]
片长98分鐘(據錄影帶/影碟版本)[31]
产地  香港
语言粵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95年5月10日 (1995-05-10)
票房香港:HK$ 6,892,660.00

此劇的電影版中文名亦名為《人間有情》(英語:The Umbrella Story[30][31],於1995年上映,由高志森執導及監製。

改編背景 编辑

1991年杜國威辭去教師一職,成為全職創作人。1992年其編撰的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廣受歡迎,1994年被改編成電影,交由高志森執導,展開了杜國威的劇作改編電影之路(他亦一直有撰寫其他電影劇本)[32]。除了《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當時兩人還合作了《大富之家》(原創電影劇本)、《伴我同行》(舞台劇改編),繼而將此劇改編為同名電影版,於1995年上映。相對於低成本製作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及《伴我同行》,《人間有情》的電影版獲嘉禾投資,預算大幅提高。[33][5][16]

視覺效果 编辑

1994年美國電影《阿甘正傳》獲得巨大迴響,片中採用了CGI技術處理一些歷史事件的影片,將主角嵌入歷史畫面。受到《阿甘正傳》啟發,投資方嘉禾的高層蔡永昌提議倣效這種手法[5]。製作方購買了多套舊電影版權及來自英國博物館的香港舊街景,採用名為Domino的電腦系統(據說《阿甘正傳》團隊亦有採用),讓本片演員置身於該些影片的舊景物中,更讓多位粵語片國語片明星與本片演員同場互動[34],是香港首部運用這種手法的電影[29][35]。本片的視覺特效有先濤數碼影畫負責,葉永強擔任電腦剪接技術顧問[29],當時先濤與嘉禾合辦了一家名為嘉濤的公司[35]。先濤亦為本片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35]。對於製作成本預算,當時高志森在不同訪問中說法不一,《壹週刊》的專訪稱「本來不過是百萬投資」,嘉禾為電腦特技追加五百萬港元[34];《電影雙周刊》的專訪則指預算為六百萬港元,電腦特技另需耗資二三百萬港元[33]

全片的電腦合成片段共約8分鐘[35],出現於片段中的人物包括:

歷史人物/藝人 來源電影/歷史影片[註 7] 相關情節
蔣介石[34][31] 不明 亞財等人路過黃埔軍校,看見他與洋人會面。
周璇 《歌女之歌》(1948年) 日軍進攻上海時,資助秀玲逃難(秀玲回憶片段)。
吳楚帆 《男男女女》(1964年) 與小玲商談替梁蘇記宣傳。
尤敏 不明 出現於小玲向吳楚帆展示的梁蘇記廣告硬照上。
林翠
林黛 《樑上佳人》(1959年) 到梁蘇記買傘。
李小龍(少年時期) 《早知當初我唔嫁》(1956年) 到梁蘇記試工、與小玲跳舞。[34][35]
梁醒波 不明 在巴士上看見梁蘇記門市、在工展會光顧梁蘇記的攤位。[34]

選角 编辑

電影版亦起用舞台劇出身的演員為班底,列表見上。

從1986年舞台劇首演至1995年電影版,相隔9年,其中周志輝與許芬在兩個版本中均飾演同一角色,分別為要角梁蘇及配角全嬸;演過兩個版本而角色有變的演員則包括:從美嬌改演何氏的羅冠蘭、從白英改演天賜的高翰文[註 10],兩人都是在那9年間由新晉年青演員成長為資深演員。[5]

本片是袁富華及潘燦良首度合作,亦成為兩人演藝生涯中鮮有的合作。2019年兩人同於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勾起對本片的回憶。[36]

而潘燦良亦與蘇玉華是香港演藝學院的舊同學及前度情侶關係,因在片中共演情侶而再次接觸,後舊情復熾,結為夫妻。[37]

上映 编辑

本片於1995年10月5日至11月12日在香港上映,票房為6,892,660港元。[30]

獎項及提名 编辑

年份 頒獎典禮 獎項 名單 結果
1996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編劇 杜國威[38] 提名
最佳女配角 羅冠蘭[38] 提名

其他衍生版本 编辑

杜國威曾親自將此劇改編為小說,於1988年由博益出版。[2]:86

1998年香港電台首次播放此劇的廣播劇版本,由同年重演此劇的劇團「春天舞台」眾演員聲演,杜國威編劇,姚秀鈴監製。[39]

評價 编辑

此劇被視為杜國威的成名作,也是香港話劇團的經典作品之一。[16]

電影版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1.0 1.1 按首演版場刊。[1]
  2. ^ 名字與現實中的「梁蘇記遮廠」略有不同。
  3. ^ 據劇本集[12]:8的粵語口語對白翻譯。不乏來源引用此話[7][13],但內容與劇本集略有分別,此處以劇本集為準。
  4. ^ 首演場刊則將光緒十二年一段列為序幕。[1]:2
  5. ^ 按首演場刊為1966年[1]:2。劇本的旁白中提到1966年蘇記已八十周年,但其後提到香港出現大罷工,及後情節提到正在暴動[12]:118,120,132,可推斷正值1967年的六七暴動時期。
  6. ^ 形象與性格特徵按劇本集所附之人物表。[12]:3-4
  7. ^ 7.0 7.1 按片尾名單。
  8. ^ 參考春天舞台官方網頁主要演員名單[18]、演出錄影、當時報刊專欄文章。
  9. ^ 據梁春發自述,他接管家族生意前是一名建築師,畢業於劍橋大學建築系。[8]:165-167
  10. ^ 在電影版飾演白英的謝君豪,亦同樣於1998年舞台劇版飾演天賜,與高翰文情況相同。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Where love abides. 香港: 市政局. 1986-11-28 (中文(香港)及英语).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香港中央圖書館特藏文獻系列.杜國威文庫 (PDF). 香港公共圖書館. [2024-04-25] (中文(香港)). 
  3. ^ 3.0 3.1 梁蘇記3月告別深水埗西九龍!遷入港版表參道 繼續永久保養服務. 香港01. 2023-02-09 [2024-04-25] (中文(香港)). 
  4. ^ 4.0 4.1 4.2 4.3 4.4 化十. 香港话剧团来穗演出《人间有情》. 中国戏剧. 1988, (1988年第4期): 53. ISSN 1001-8018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場場齋滷味,老妝起風波 雨傘下人間總有情. 明報周刊. 2014-11-01 [2024-04-28] (中文(香港)). 
  6. ^ 6.0 6.1 《人間有情》道世情 香港話劇團月底演新戲. 香港大公報. 1986-11-18: 7 [2024-04-25] (中文(香港)). 
  7. ^ 7.0 7.1 7.2 7.3 7.4 7.5 黄向京; 李白娟. 伞 挡不住时代风雨. 联合早报. 1994-10-12 [2024-05-10] (中文(新加坡)). 
  8. ^ 8.0 8.1 江燕媚 (编). 劇評. 杜國威舞台劇本全集:人間有情. 香港: 次文化堂. 1995. ISBN 962-7420-02-50E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9. ^ 9.0 9.1 9.2 9.3 梁蘇記遮廠百年發展 道盡人間情 大時代憂患 編成話劇搬上舞台濠出. 華僑日報. 1987-10-20: 第三張第一頁 [2024-04-25] (中文(香港)).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取材於梁蘇記遮廠 內容充實人物逼真 香港話劇團演人間有情. 華僑日報. 1986-11-16: 第六張第一頁 [2024-04-25] (中文(香港)).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江燕媚 (编). 附錄:《人間有情》演出資料. 杜國威舞台劇本全集:人間有情. 香港: 次文化堂. 1995: 182. ISBN 962-7420-02-50E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江燕媚 (编). 杜國威舞台劇本全集:人間有情. 香港: 次文化堂. 1995. ISBN 962-7420-02-50E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13. ^ 13.0 13.1 流行書籍全接觸:舞台劇本書中尋 . 香港電視. 1995-11-23, (1464): 121 [2024-05-12] –通过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中港電視。電影刊物資料庫」.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江燕媚 (编). 杜國威舞台劇本全集:人間有情. 香港: 次文化堂. 1995. ISBN 962-7420-02-50E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15. ^ 梁燕丽. 天地有信 人间有情———评香港剧作家杜国威剧作《人间有情》.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泉州师范学院). 2008-05, 26 (3): 109-112. ISSN 1009-8224 (中文(中国大陆)).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葉念琛. 演藝學院觀看春天劇團的重演作品〈人間有情〉 . 星島日報. 1998-08-13 [2024-05-04] (中文(香港)). 
  17. ^ 17.0 17.1 17.2 17.3 潘璧雲 (编). 璀璨40——香港話劇團特刊 演出紀錄. 香港: 香港話劇團. 2017. ISBN 978-962-7323-26-6. 
  18. ^ 18.0 18.1 劇名:人間有情. 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 [2024-04-27] (中文(香港)). 
  19. ^ 19.0 19.1 朱栋霖. 论香港剧作家杜国威. 戏剧艺术. 2000, (98): 88-95. ISSN 0257-943X (中文(中国大陆)). 
  20. ^ 20.0 20.1 20.2 邬伟强演出《人间有情》. 联合晚报. 1994-10-26: 39 [2024-05-05] (中文(新加坡)). 
  21. ^ 香江劇訊:戲劇界「個體戶」穿梭台前 舞台製作多姿多采 聚光燈外滋味在. 劇訊 (灣仔劇團). 1998-06, (133): 30.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92 2000. 
  22. ^ 22.0 22.1 22.2 关于《人间有情》. 联合晚报. 1994-10-24 [2024-05-05] (中文(新加坡)). 
  23. ^ 促進省港文化交流 人間有情廣州演出 傳播界重視 觀衆甚欣賞. 華僑日報. 1987-12-02: 第一張第三頁 [2024-04-25] (中文(香港)). 
  24. ^ 24.0 24.1 演尽人间悲欢离合 实践话剧团明晚起公演 大型话语话剧《人间有情》. 联合晚报. 1994-10-27: 18 [2024-05-05] (中文(新加坡)). 
  25. ^ 呂志剛. 評審之言:丁劇坊的《人間有情》. 劇訊 (灣仔劇團). 1997-11, (126): 10.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92 2000. 
  26. ^ 黃潔玲. 《雷雨》《人間有情》及劇本閱讀報告比賽 : 兩戲一賽——丁劇坊九七大計 . 香港文匯報. 1997-02-01 [2024-05-05] (中文(香港)). 
  27. ^ 《人間有情》再上舞台 丁戲坊十一月初公演 . 香港文匯報. 1997-10-04 [2024-05-05] (中文(香港)). 
  28. ^ 喬菁華. 香江劇訊:人間有情舞台劇. 劇訊 (灣仔劇團). 1998-08, (135).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992 2000.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NEW RELEASE:人間有情 THE UMBRELLA STORY. 電影雙周刊. 1995-10-05, (430): 21.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附冊:1995年首輪華語片片目. 電影雙周刊. 1996-01-11, (437).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Charles, John. The Hong Kong filmography, 1977-1997 : a complete reference to 1,100 films produced by British Hong Kong studios. McFarland & Company. 2000: 329. ISBN 0786408421. 
  32. ^ 施念. BEHIND THE CAMERA:杜國威對電影無悔. 電影雙周刊. 1994-05-05: 67-69. 
  33. ^ 33.0 33.1 楊孝文. SHARP IDEA:高志森以經驗自覺拍低成本電影. 電影雙周刊. 1995-02-09, (413): 48-50.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吳楚帆、李小龍、梁醒波翻生 《人間有情》. 壹週刊. 1995-07-28, (281): 第二冊76-79.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數碼電影重現「人間有情」 先濤實現「東方荷里活」之夢 . 星島日報. 1995-10-24 [2024-05-05] (中文(香港)). 
  36. ^ 陳穎思. 【金像獎2019】袁富華潘燦良相識30載 爭男配角一字記之曰「化」. 香港01. 2019-04-11 [2024-04-28] (中文(香港)). 
  37. ^ 陳芷穎. 蘇玉華甜笑罕談與潘燦良相識經過 自爆相愛28年仍如熱戀期秘訣. 香港01. 2023-04-09 [2024-04-28] (中文(香港)). 
  38. ^ 38.0 38.1 第15屆得獎名單 - 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2024-04-28]. 
  39. ^ 精選廣播劇 > 人間有情. 香港電台. [2024-04-25]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