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中壠泉漳和睦碑.jpg

原始檔案(3,448 × 4,592 像素,檔案大小:7.62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臺灣):中壠泉漳和睦碑(道光貳拾四年歲次甲辰陽月穀旦),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

碑文

特授臺灣北路淡水總捕分府、加十級、紀錄十次曹,為中壠泉、漳和睦碑記。 天地之性人為貴,而人與人尤為同類而相親。故同在一國則親於一國,同在一鄉則親於一鄉,無分親□、無分疆界。子夏「四海兄弟」之言,原不誣也。 臺灣生齒日繁,民風不古。而其勢最兇、其害最烈者,莫如分氣類而動干戈;有時變而閩粵,有時變而泉、漳。粵人與吾異省者也,至同住在台,亦台人而已矣;何分於閩、粵?若泉、漳,則同省者也。以全省而論,則府屬相毗連而言語相通、往來相近者,莫如泉、漳。故無論絲蘿締好,有如兄弟;即分域而居,而其間有泉人而派分自漳者,有漳人而派分自泉者,彼此均同一氣。況遷籍來台,是又以兩府而聯為一府,且又以一府而同居一縣,當不知如何親愛、如何和睦;乃以變起一時,遂至秦、越異視意如仇□,此尤令人不可解者也。 孟子曰:「今有同室之人鬥者,雖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可也。」往救云者,非助室以為□、乃勸而此之之意也。又曰:「鄉鄰有□者,雖閉戶可也。」閉戶云者,謂夫鄉鄰有□固與吾不相干屬也。今以我泉、漳之人而同居淡水之地,其視嘉、彰諸屬,即鄉鄰也。使其同室操戈,尚當及時救止;乃往往以鄉鄰之起釁,因而聞風震動,同室異觀。其始也,彼此互相搬移;甚繼也,中於奸徒之煽惑。變生倉猝,禍起無端。迨大憲按臨拏辦,而村墟已成焦土,死傷橫積如山。至是,而始悔當時茍其閉戶靜觀、同心約束,萬不致此,亦已晚矣。 我中□蕞爾微區,泉、漳雜處。前經歷遭變亂,元氣於念尚未盡復。近因彰屬分類,街庄同人恐蹈前轍,互相保結,安堵如常。惟聯盟結好已成於一日,而康樂和親須期諸百年;爰勒貞□,以垂永久。所願自今以後,爾無我詐、我無爾虞。不惟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共敦古處之風;行將睦姻任恤、耦俱無猜,同享昇平之樂,豈不休哉!是為記

道光貳拾四年歲次甲辰陽月縠旦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寺人孟子
註解
InfoField
該圖片含有註解:在維基媒體共享資源上查看註解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中壟泉漳和睦中壟泉漳和睦碑記 - 乃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臺灣府淡水廳同知曹謹給立告示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檔案來源 Chinese (Taiwan) (已轉換拼寫)

0.01666666666666666666

12 公釐

image/jpeg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19年5月5日 (日) 16:18於 2019年5月5日 (日) 16:18 版本的縮圖3,448 × 4,592(7.62 MB)寺人孟子User created page with UploadWizard

下列3個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