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Yexiaoxing/workspace/非洲錐蟲病

非洲锥体虫病
血液涂片英语Blood film中的椎体虫形态
分类和外部资源
ICD-10B56
ICD-9-CM086.5
DiseasesDB29277 13400
MedlinePlus001362
eMedicinemed/2140
MeSHD014353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非洲椎体虫病昏睡病[1] 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2]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在人类或其他动物中均有发生。有两种寄生虫可感染人类,布氏冈比亚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 (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T.b.g.)。与布氏罗得西亚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 (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T.b.r.)。[1] 在昏睡病报告病例中,布氏冈比亚锥虫引起的病例占98%。[1]这两种寄生虫都是由采采蝇传播的,在农村地区最为常见。[1]

起初,在疾病发展的第一阶段,会有发热、头痛、发痒与关节痛的症状。[1] 这是从被咬后的一到两周开始的。[3] 几周或是几个月之后,疾病的第二阶段开始,这一阶段伴有意志模糊、协调性变差、身体麻木与入眠困难。[1][3] 诊断是通过在血液涂片英语Blood film中或是淋巴结液中找到寄生虫做出的。[3] 通常需要腰椎穿刺来辨别疾病是处于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3]

为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通常要将处于患病危险的人群使用 T.b.g 血液测试进行筛选。[1] 若能在疾病早期,即在神经性症状发生之前进行诊断,治疗较为容易。[1] 使用喷他脒苏拉明英语Suramin在疾病的第一阶段进行治疗。[1] 对第二阶段的治疗,应使用 二氟甲基鳥氨酸 或结合使用 硝呋噻氧英语nifurtimox二氟甲基鳥氨酸 以治疗 T.b.g。[3] 虽然 美拉胂醇英语melarsoprol 对两种寄生虫都有效果,因其严重的副作用,通常只被用于 T.b.r. 。[1]

该疾病常发生于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区,该地区的36个国家中,有七千万人有着感染风险。[4] 在 2010年,它造成了 9,000 例死亡,与1990年的 34,000 例死亡相比,有所下降。[5] 据猜测,现有的感染人数为 30,000 人,2012年的新的感染人数为 7,000 人。 [1] 多于 80% 的新的感染病例发生在 刚果民主共和国[1] 在近代史中,该疾病共爆发了三次:一次是从 1896 年至 1906 年,发生在乌干达刚果盆地的爆发,另外两次发生在 1920 和 1970 年,发生于多个非洲国家。[1] 其他动物,例如牛,也可能携带该寄生虫并且被感染。[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世界卫生组织媒体中心. 非洲人类锥虫病(昏睡病). 2014年3月. 
  2. ^ MedlinePlus百科全书 Sleeping sickness
  3. ^ 3.0 3.1 3.2 3.3 3.4 Kennedy, PG.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sleeping sickness).. Lancet neurology. 2013 Feb, 12 (2): 186–94. PMID 23260189. 
  4. ^ Simarro PP, Cecchi G, Franco JR, Paone M, Diarra A, Ruiz-Postigo JA, Fèvre EM, Mattioli RC, Jannin JG. Estimating and Mapping the Population at Risk of Sleeping Sickness. PLoS Negl Trop Dis. 2012, 6 (10): e1859. doi:10.1371/journal.pntd.0001859. 
  5. ^ Lozano, R.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Lancet. Dec 15, 2012, 380 (9859): 2095–128. PMID 23245604. doi:10.1016/S0140-6736(12)61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