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Patrickov/Sandbox/分子鐘


本頁內容建基於以下條目:


分子鐘(又稱基因鐘演化鐘)是指利用生物分子突變速率以計算兩種或以上的生物之間發生基因分化英语Genetic divergence的時間。研究者通常參考生物的去氧核糖核酸內的核苷酸序列蛋白質內的氨基酸序列進行計算,從而獲得物種形成演化放射英语Evolutionary radiation等事件的發生時間。以此方法計算所得的時間通常是以化石或考古年代為基準。

起源 编辑

萊納斯·鮑林埃米爾·祖柯坎英语Emile Zuckerkandl在1962年首先發現分子鐘的存在。他們留意到,不同動物的血紅素之中的氨基酸差異,與時間成線性關係——這與化石所提供的線索吻合[1]。他們把這項觀察推而廣之,提出「對任何特定的蛋白質分子而言,其演化速度不會隨時間或其所處的演化分支而改變」的假說

中性演化理論 编辑

校準 编辑

突變速率的變動 编辑

用途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Pauling & Zuckerkandl. Molecular disease, evolution, and genic heterogeneity. Kasha, M. and Pullman, B (编). Horizons in Bio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62: 189–225 (英语). 

延伸閱讀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