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O-ring/sandbox/818

法名東亞佛教信徒受戒時,由戒師所授的名號,不論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尼姑或在家修行的居士都可以有法名,也稱為法号法諱戒名[1] 道教道士道姑受戒時,也會另取一個道號,亦稱作法名;[2] 舊時中國,也常將基督宗教教名稱作法名。[3]

中國

编辑
出家 世俗
姓氏 釋姓 俗姓
行輩 僧譜 宗譜
名字 法名 俗名
別名 表字、別號、法號、道號

在中國等地,佛教出家眾在受戒時,由授戒法師賜與法名,以釋為姓;沿襲中國的文化傳統,有些僧人亦有表字),自己也可以為自己取別號,以出家眾的別號相稱,既是「法號」()。在完成出家儀式後,佛教僧侶就會抛棄原來的俗名,改用法名,象徵抛棄世俗的自我。佛教禪宗亦有僧譜,如同世俗的宗譜,記載著擁有這個傳承的僧侶法名,類似於譜名。屬於這個傳承的僧侶,法名的第一個字就代表他在僧譜上的行輩。[4]

佛教在家眾參與三皈依授戒儀式,或信徒過世的喪禮,可以由法師賜予法名,但不會使用釋姓,也沒有取表字;在家眾在日常生活仍然會使用俗名,只有在參與佛教活動時,才會使用法名,亦可稱之為「法號」。[4] 如果在家眾正式出家,除了抛棄原有的俗名,也會抛棄在家時使用的法名,另取法名。

嚴格上來說,師長輩才可以直呼某某人的法名,世俗人、晚輩应以出家人的表字、法号称呼,這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禮節,但現今大部分人并不作这种区分。[4] 出家眾同輩之間往往互稱「〇〇師」,俗人和在家居士則稱出家眾為「〇〇法師」或「〇〇師父」,在家眾之間可以稱「〇〇居士」、「〇〇大德」或「〇〇大姊」。表示尊敬的用法,還會在尊長的法名加「上」「下」,如「〇法師」或「〇居士」。

日本

编辑

日本佛教使用法名的習慣是由中國傳來。

現代日本人的宗教信仰融合了神道佛教,冠婚祭禮以神道儀式進行,喪禮則多採取佛教的儀式。在日本的喪禮,死者生前即使是不信佛教,也會以實踐「佈施」來另取一個佛教戒名,藉此希望死者能夠超度成佛[5][6][7]

西藏

编辑

藏傳佛教的法名源自藏族人名的命名方式,通常由兩個名字組成,其中一個是源自上師的名字。藏族父母喜歡委託喇嘛來為孩子取名,所以對藏族喇嘛來說,法名和俗名同樣重要,他們並不會因此而拋棄自己的俗名。

緬甸

编辑

参见

编辑
  • 教名,中國基督教徒受洗之後,領受一個聖人的「聖名」
  • 经名,中国穆斯林除汉名之外,另有一个体现伊斯兰教信仰的名字,亦称「教名」
  • 道号,中國道士道姑受戒之後,在俗名之外另取的名號(或由戒師所授),亦同「法名」、「法号」
  • 山號,中國、日本佛教寺院的稱號
  • 度牒,出家修行人的證明文件,載有本籍、俗名、年齡、寺院、授戒師和官署的連署,亦稱「戒牒」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纔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纔十八歲,法名妙玉。」
  2. ^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
  3. ^ 《稱謂雜記》:「鄭一官既受西洗禮,乃用法名尔古拉。」
  4. ^ 4.0 4.1 4.2 宗舜法師, 佛教法名是怎么起的, 新浪佛学, 2014-12-18 
  5. ^ 戒名/戒名は子孫繁栄の原点. 金光泰觀墓相研究所. [2015-03-06] (日语). 
  6. ^ 李长声. 东京城里墓地多. 日本新华侨报网. 2012-06-04 [2015-03-06]. 诵经要交诵经钱,戒名要交戒名钱,但佛教界否认收费,说那是遗属自愿布施。 
  7. ^ 戒名料について. 葬儀費用は平均いくらかかるの?. 運営者情報. [2015-03-06] (日语). 

{{汉字文化圈对人的称谓}}

Category:人名 Category:佛教術語 Category: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