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Jingwen1994/稳态医学

稳态医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分子、细胞、器官及全身系统的科学,是以维持稳态平衡为立足点继而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诊疗疾病的综合性学科[1]。与传统的“对症治疗”相比,稳态医学是更针对疾病根源,注重对稳态破坏的“对因治疗”及动态重建各系统平衡为重点的新体系,以新视角认识健康和诊疗疾病。"稳态医学"是中国科学院王松灵院士提出的医学概念[2]

概述 编辑

稳态医学是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医的"阴阳平衡"概念[3]古希腊医学的"体液学说"[4]都反映了对稳态医学的早期认识。1865年,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提出了"内环境"(milieu intérieur)理论,用来描述细胞间液体及其对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和器官提供保护性稳定的生理能力[5]。"稳态"一词则是由沃尔特·布拉德福·坎农于1926年提出,以扩展贝尔纳的"内环境"概念[6]。之后,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进一步提出了与人体稳态相关的理论,包括"体细胞特征态"和"亚稳态"[7]。稳态医学通过研究人体稳态的建立、破坏和维持,对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和理解,逐渐成为当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健康的本质在于维持稳态的能力。从稳态医学的角度来看,疾病可以被定义为维持内部稳定条件能力的不足,导致机体及其系统对外界应激的适应能力降低,最终表现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维持健康的本质就是提高机体和系统的稳态能力。稳态医学的研究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演化与适应、毒性物质的兴奋效应、预适应以及内环境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生物能量代谢、体温调节、神经系统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和酸碱平衡等。

 
稳态医学概念图

稳态医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8]

首先是了解机体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在维持健康中的作用。稳态是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状态,对于健康至关重要,稳态调节机制包括各种生理过程和反馈机制,能够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状态;

其次是分析疾病过程中稳态失衡的原因及干预因素。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机体内部稳态的失衡有关,通过深入研究稳态失衡的原因,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找到干预因素;

最后是综合前两项获得的信息,通过合理干预恢复机体稳态,达到维持机体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基于对稳态的认识和疾病机制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恢复稳态,促进健康的恢复和维持,防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稳态医学针对疾病的本质,着重于"对因治疗"以及动态重建各系统平衡,构建了以新视角认识健康和诊疗疾病为重点的新体系。稳态医学致力于深入了解疾病产生的根源,并通过恢复和维持稳态来解决疾病问题。这一新的观念和方法突破了传统医学模式,强调了整体平衡和健康恢复的重要性。理想的稳态医学治疗模式应该综合考虑血管生物力学、细胞信号转导、免疫微环境等方面的稳态调节机制。在这个模式中,首先要识别并阻断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其次,治疗方法应在不破坏体内平衡过程的前提下进行,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影响;最终目标是通过恢复稳态来改善机体的状态,促进健康的恢复和维持。这种综合调节的治疗模式可以更好地针对疾病的多方面因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9]

參考資料 编辑

  1. ^ Wang, Songlin; Qin, Lizheng. Homeostatic medicine: a strategy for exploring health and disease. Current Medicine (Cham, Switzerland). 2022, 1 (1). ISSN 2731-0868. PMC 9510546 . PMID 36189427. doi:10.1007/s44194-022-00016-9. 
  2. ^ 丁思月. 王松灵:稳态医学是疾病诊疗新策略 (url). 医学科学报. 2022-11-11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中文(中国大陆)). 
  3. ^ Maiese, Kenneth. Cellular balance, genes, and the Huang Ti Nei Ching Su Wen. Current Neurovascular Research. 2006-11, 3 (4). ISSN 1567-2026. PMID 17109619. doi:10.2174/156720206778792920. 
  4. ^ Adolph, E. F. Early Concepts of Physiological Regulations. Physiological Reviews. 1961-10-01, 41 (4). ISSN 0031-9333. doi:10.1152/physrev.1961.41.4.737 (英语). 
  5. ^ Gross, Charles G. Three before their time: neuroscientists whose ideas were ignored by their contemporarie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09-01, 192 (3). ISSN 0014-4819. doi:10.1007/s00221-008-1481-y (英语). 
  6. ^ Cooper, Steven J. From Claude Bernard to Walter Cannon.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homeostasis. Appetite. 2008-11, 51 (3). doi:10.1016/j.appet.2008.06.005 (英语). 
  7. ^ Qian, Xuesen. 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 (PDF). 中国人体科学. 2000-08-11, 1 (2): 52-57 –通过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8. ^ Qin, L. Z.; Zhou, J.; Hu, L.; Wang, S. L. [Homeostatic medicine: new strategy and concept of health maintenance as well a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Zhonghua Kou Qiang Yi Xue Za Zhi = Zhonghua Kouqiang Yixue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3-02-09, 58 (2). ISSN 1002-0098. PMID 36746443. doi:10.3760/cma.j.cn112144-20221206-00607. 
  9. ^ Zhou, Jian; Liu, Huan; Hu, Lei; Kagami, Hideaki; Wang, Songlin. Nitrate and body homeostasis. Medicine Plus. 2024-03-01, 1 (1). ISSN 2950-3477. doi:10.1016/j.medp.2023.100003. 

外部連結 编辑

Category:使用创建条目精灵建立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