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新布里鲁道夫/海军步兵营

Seebataillon (复数Seebataillone ),它是一个德语名词 ,字面意思是“海上营”,泛指海军步兵海军陆战队部队。此词曾在普鲁士海军北德联邦海军德意志帝国海军奥匈帝国海军、德国海军以及德国联邦海军短暂被使用过。 2014年,现代德国海军亦建立一支名为Seebataillon的海军部队保护单位。 [1]

成立及历史 编辑

普鲁士王国时期 编辑

于 1852 年 5 月 13 日,第一个海军步兵营什切青组建,当时名为皇家普鲁士水手兵团。这种单位具有小型分遣队来执行例如保护军官、维持军舰秩序和有限的登陆作战的任务。 1870 年的海军步兵营有 22 名军官,以及 680 名士官与士兵。当时营部设在基尔

德意志帝国时期 编辑

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总理奥托·冯·俾斯麦多多少少忽略了海军,因为这“不符合他的意图”。俾斯麦的大陆政策,需要避免殖民或海军的纠葛,因此他反对进一步发展海军的计划。随着帝国海军部的成立,普鲁士陆军中将阿尔布雷希特·冯·施托施被任命为部长。斯托什在海军事务方面并没有经验,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他的新职位上发挥了重要的行政才能”。 [2]并且他还认为,军事力量是从“刺刀之尖端”所散发出来的。

 
驻扎在青岛的第三海军步兵营的营旗

施托施放弃了将海军步兵驻扎在军舰上的想法。与其相反,他采用了一个被称为“步兵主义”的概念。 [3]他将海员训练为海军步兵,使其掌握使用轻武器的能力,并精通陆战战术两栖作战。这种手段将把海军步兵营训练为一个紧凑而又精密的单位,近似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轻步兵团[4]在此之后,其又扩大到六个连,以便于进行重组。并将该营的一半转移到威廉港以组建第二海军步兵营,随后两个营的规模都扩大到四个连。而定期的军官交流,又为海军步兵营带来了新式的战术思想。其中,埃里希·鲁登道夫中尉(Erich Ludendorff)在 1888 年至 1891 年期间担任连长;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 (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中校于 1909 年至 1913 年间担任威廉港第第二海军步兵营的指挥官。

在1897年十一月14日,德国东亚分舰队成功占领中国的胶澳地区,来自一营的两个连和二营的两个连完美展示了其秉承的步兵主义 第二海军步兵营在这里分组出第三个单位,即第三海军步兵营。这个新营于1898年1月26日抵达青岛,并驻守帝国海军东亚基地。其也是唯一在海外保护国拥有永久驻扎权的德国部队。

殖民部署 编辑

自1880年代中期以来,在殖民地,海军步兵经常被用作快速反应部队。 1884年,一个连的海军步兵被派往德属喀麦隆殖民地驻扎。在1900到1901年义和团运动时期,第一、第二海军步兵营,和工兵连以及野战炮兵营组成救援部队,开往北京保护使馆区。 在1904年至1908年赫雷罗起义期间,一个营的海军步兵驰援了德属南西非的 防卫军;在1905年至1906年马及马及起义期间,一支海军步兵驻扎在德属东非。

 
整装待发的海军步兵,1910年

1912年的编制与驻地 编辑

  • 第一海军步兵营在波罗的海的基尔港
  • 第二海军步兵营北海威廉港的海军联队在北海的威廉港
  • 第三.海军步兵营在青岛 (营部和训练基地在库克斯港)

其他小型部队包括驻扎在天津和北京的东亚海军分遣队,以及由第一、第二营抽调组成的海军步兵,驻扎在由国际占领的阿尔巴尼亚斯库台地区。[5]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军陆战队迅速扩充为师级单位。冯·维赫曼少将领导下的海军步兵旅吸收了海军步兵营的预备役军人,发展成为海军步兵师。 1914 年 11 月又组建了一个海军陆战队师。这两个师组成了海军步兵弗兰德斯军团(海军陆战队弗兰德斯),由海军上将路德维希·冯·施罗德(在德国被称为“弗兰德斯之狮”)领导。[來源請求]</link>[需要引用] 1917 年 2 月上旬,组建了第三个海军步兵师,从而使整个海军步兵军的兵力达到 70,000 人。[來源請求]</link>

海军步兵于1914参加了青岛战役以及安特卫普战役,1915年在参加伊珀尔战役,1916年参加了索姆河战役,1917年参加了弗兰德斯战役,1918年在法国作战。  [6][citation needed]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编辑

德国海军陆战队[7] 它最初由两个步兵排、一个工兵排和一个火力支援排组成,总兵力约为250人。 1939年9月1日,它参加了西盘半岛战役。

1940年,该单位扩展到六个连,成为海军陆战团 该单位参加了对诺曼底和海峡群岛的占领行动。

1945年,海军陆战队员被调往参加柏林战役,当时有千上万的人被组织成国民警卫队。 其中包括第一海军步兵师的人员和其他人员。

德国联邦海军时期 编辑

1958年4月,德国联邦海军重建海军工兵营。,最初由驱逐舰部队指挥官指挥。 在几次重组之后,联邦海军的陆战单位于1993年解散或重新分配。

德国海军时期 编辑

 
目前的海军营的标志海军步兵营

2014年4月1日,海军步兵营由现有的海军保护部队、船上作战部队以及水下抢险部队,重新组成组成[8] 德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于2016年被整合到荷兰皇家海军陆军司令部,从而学习荷兰海军陆战队在全球水上作战、训练、使用专门设备和设施的丰富经验。

注解和参考文献 编辑

  • 特雷尔·D·戈特沙尔 (Gottschall),奉德皇命令。 奥托·冯·迪德里希和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崛起,1865-1902 年。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出版社,2003 年。ISBN 1-55750-309-5ISBN 1-55750-309-5
  • 努恩,沃尔特. 殖民政策和海军。 波恩:伯纳德与格雷夫出版社,2002 年。ISBN 3-7637-6241-8ISBN 3-7637-6241-8

[[Category:海軍陸戰隊史]]

  1. ^ Das Seebatallion. German Navy. 23 June 2016 [2 July 2017] (German). 
  2. ^ Gottschall, By Order of the Kaiser, p. 42
  3. ^ Gottschall, p. 43
  4. ^ Gottschall, p. 18
  5. ^ http://s400910952.websitehome.co.uk/germancolonialuniforms/sb%20skutari.htm
  6. ^ German Colonial Uniforms. www.germancolonialuniforms.co.uk. [2024-03-12]. 
  7. ^ Deutsches Marinearchiv. 
  8. ^ Das „Multitool“ der Marine - Seebataillon in Eckernförde aufgestel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