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2014年亞足聯U-14錦標賽

(重定向自Talk:2014年亞足聯U14錦標賽
最新留言:6年前由InternetArchiveBot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内发布

踢球是犯罪吗? 编辑

“由于球员属于未成年人,因此球员姓名不公开”?--如沐西风留言2014年8月8日 (五) 02:38 (UTC)回复

关于U14锦标赛 编辑

亚足联给16岁以下的未成年孩子举办这类的比赛,我觉得重在参与就好。名次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因为球员年龄实在是太小了,他们应该从小树立公平意识,而不是过早的接触竞争这种比较残酷的东西,因为孩子的心理发育还不完全。再有,既然名次是次要的,那么即便这些孩子取得了成功,也没什么可以值得庆祝。失败了也没必要气馁。“伤仲永”的故事你听说过吧?人过早成名了,说实话反而对自己将来不利。虽然说青少年的培养很重要,但是这个年龄还不适合过早的以成败论英雄。国家队才是出成绩的地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Younis7435對話貢獻)於2014年8月11日 (一) 18:24‎加入。

阁下说的这些,和“球员姓名公开与否”并无多少关联。U14锦标赛重在参与、年龄太少不能接触残酷的竞争、名次次要所以成功不值得庆祝云云,只是阁下个人的观点。维基百科应该收录此赛事的信息,以供读者查阅。维基百科并没有限制公开未成年球员的姓名,阁下移除条目中球员的姓名是不合理的。
阁下所说“重在参与”等等,我觉得并无太多道理。既是锦标赛,必有胜负,必有赢家和输家。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是早晚都要接触到的。足球锦标赛正是锻炼少年人心理素质的上佳场所。“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正应该通过一些适当的训练使其完全,而不是四处躲藏避免心理遭受打击。既然来参加比赛,就应该全身心投入,不然怎么对得起观众?再说这比赛还是代表国家出战,应该有国家荣誉感,凭什么认为名次不重要?(对中国国家足球队来说,确实应该重在参与,因为他们确实没法拼名次,而且搞不好哪一天连亚洲杯都参与不了。)您还可以看一下亚足联的比赛报告,亚足联每场比赛还要评出一名最佳球员,恐怕亚足联的态度也不是“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不知道是不是中国大陆的首创,我也不觉得比赛和友谊是不可兼得的东西。过早成名于人是否有利,当然不能靠一个故事来给结论,相信这个道理不必多讲。再说,维基百科收录进球队员的姓名,也未必就能让他们出名(或者成名)。这些话虽与公开球员姓名无关,但是我愿意与阁下分享一下想法。--如沐西风留言2014年8月12日 (二) 03:12 (UTC)回复

回应 编辑

百科确实没有限制人的姓名,但是我觉得16岁以下的人姓名还是不要公开的好。因为一个人获得的名利是有限度的。如果过早成功了,并且他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那么长大了以后,大家就发现他再也没办法获得人们期待中的成功了。因为人们对它的期待,远远比他成名后高多了。

他们现在只能算是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还没有成年人那么强。这个时候的孩子心里还比较单纯,他们只是知道赢球是好事,输球是坏事。

比赛确实存在竞争,但是这样的竞争,一旦输球了,这样的打击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很沉重的,这对他们将来成年以后,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造成的心理阴影会伴随他们一生。

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是要享受踢球带给他们的乐趣,而不是让它变成争夺名利的事情,否则他们的童年将会失去很多的乐趣。 让他们过早追求成人世界的“钱财和名利”,对他们的成长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014年亞足聯U14錦標賽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4日 (三) 13:3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2014年亞足聯U14錦標賽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4日 (一) 01:10 (UTC)回复

返回到“2014年亞足聯U-14錦標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