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尤希姆·梅德韋傑夫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乌克兰专题 (获评小作品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乌克兰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乌克兰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建議更名:“尤黑姆·梅德韦杰夫”→“叶菲姆·梅德韦杰夫” 编辑

尤黑姆·梅德韦杰夫” → “叶菲姆·梅德韦杰夫”:我觉得活跃于沙俄及苏联时期的乌克兰人应当按俄语来翻译,只有活跃于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的人才适合采用乌语译名。@PoisonHKThe3moboiKethyga超级核潜艇几位阁下怎么看。--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3月18日 (一) 13:00 (UTC)回复

難道不應該是看中文來源都怎麼稱呼他的嘛?尤其他也算是政治人物,所以只有在沒有任何指稱時,維基人才應使用譯音表自擬譯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3月18日 (一) 13:54 (UTC)回复
是这样没错,但等下又会被指责不尊重乌语译名。我找到来自同一网站的两篇文章(12)用的是叶菲姆,并未找到使用其他译名的文章/网站。另外,zi.tools上Yukhim译作尤希姆(不过注明是俄语),所以不是很清楚尤黑姆是从哪里来的。我不清楚乌语译音规则,不知道是不是按乌语翻译得来的。--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3月18日 (一) 14:15 (UTC)回复
我想說譯名真的嚴重影響著中維,編輯者往往將重點放在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還不如拓展內容,現在不少人說寧缺勿濫,也只是說說而已 還真像香港政府,條目不管在質量和條目數量方面都遠輸其他維基。這也是我將主力轉到英維編輯的原因之一。--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3月18日 (一) 14:20 (UTC)回复
译名问题算是无关紧要吗,我觉得很重要吧。中文不像英语那样方便,英语直接按各种罗马化系统转写就完事了,中文很难做到这一点。--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3月18日 (一) 14:32 (UTC)回复
我明白,但有時矯枉過正也不是辦法,好像有時候真的是沒事找事,也沒看到他們會把這些心思放在改善拓展條目上,我反思之前的自己以及其他中文維基人,發現這的確是中維的絆腳石之一,不然你也不會說中英維差500萬條目了吧。題外話,中維的管理方式真的好像有點問題,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英維,我也希望我熟悉的漢語可以在維基百科方面上能越來越好,但看到現在的情況真的有點悲觀,也不能怪其他維基人跳槽到英維… 中維加油。--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3月18日 (一) 15:03 (UTC)回复
很遗憾,我在新华社资料库、读秀上都没有搜索到这位政治家。至于用搜索引擎搜到的,基本也都是现在俄罗斯那位同姓的政治家,或者打网球的那个。--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3月20日 (三) 06:30 (UTC)回复
普通話拼音裏的“h”與注音裏的“ㄏ”對應東斯拉夫語言裏的“х”,而“Юхим”的拉丁化表達式為“Yukhym”(正常的轉寫方法),猜測“尤黑姆”的譯法應該是將“и”當成像荷蘭語裏的“ij”或南非語裏的“y”來翻譯了,但我個人感覺“і”與“и”的讀音差別不至於這麽大。Sanmosa Gloire d'Yser 2024年3月24日 (日) 14:56 (UTC)回复
可是网上似乎没有尤黑姆这种译名,这算是自创译名了吧?这位政治人物似乎不是很出名,我只找到一个网站提及此君,用的是俄语的Yefim,可见上方留言。综上我觉得要将条目移到“叶菲姆·梅德韦杰夫”。--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3月24日 (日) 15:07 (UTC)回复
在新华社资料库单搜Yukhim可找到尤希姆 [俄],搜Yukhym可找到尤希姆 [乌克兰/新增](但搜全名确实搜不到)。窃以为二者就是转写的小小不同。另外在 辛华. 俄语姓名译名手册[M]. 1982的第527页也有 “Юхим 尤希姆”。个人认为可以移到“尤希姆”了。--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3月25日 (一) 06:09 (UTC)回复
所以你的意思是“希”比“黑”好嗎?--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3月24日 (日) 15:14 (UTC)回复
如果僅考量官話的話。Sanmosa Gloire d'Yser 2024年3月25日 (一) 06:49 (UTC)回复
我覺得官話來說黑跟希都適合хи。補充,希跟西在官話中同音,也就是譯「си」(俄)或「сі」(烏)的那個。--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3月25日 (一) 08:50 (UTC)回复
另一方面,“希”“西”在WP:译音表里边被分配给不同的发音组合了。英语的ʃ和h、俄语的ш、щ和х用“希”;英语的s、ð和θ,俄语的с用“西”。类似的还有俄语的л和р行,很多都用了不同的汉字“利/里”“洛/罗”。这点请注意。--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3月29日 (五) 02:51 (UTC)回复
綜合觀點,不論在考量譯音表或實際讀音上,“黑”似乎比“希”好。--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3月29日 (五) 08:59 (UTC)回复

建議更名:“尤希姆·梅德韋傑夫”→“叶菲姆·梅德韦杰夫” 编辑

尤希姆·梅德韋傑夫” → “叶菲姆·梅德韦杰夫”:移回,引注上一次讨论微肿头龙的发言:活跃于沙俄及苏联时期的乌克兰人应当按俄语来翻译,只有活跃于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的人才适合采用乌语译名。--The3moboi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10:09 (UTC)回复

(-)強烈反对

  1. 這條條目沒有用過閣下之譯名,并非“移回”
  2. 先到先得,使用繁體
  3. 不認同這個沒有共識的理論
--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6月1日 (六) 12:33 (UTC)回复
針對那個理論,難道清朝時期人物名字就要用滿語譯嗎?跨時代不同譯法根本不合常理。--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6月1日 (六) 12:36 (UTC)回复
我那句主要想表达的是,活跃于苏联和帝俄(沙俄)时期的乌克兰人(也包括白俄罗斯族等境内的其他民族)一般都会以其俄语名为大众所知晓,至少在中华圈是如此。那么我认为就应该采用他们的俄版名为标题,其他译法放置在条目内即可。就好像我在上面提到的,我根本无法在网上找到“尤希姆·梅德韦杰夫”。@超级核潜艇提到的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我无法获取文本,并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用过“尤希姆·梅德韦杰夫”。即使有,我相信使用度也会低于“叶菲姆·梅德韦杰夫”。
另外一点就是,现在这股“乌名正名”的现象我感觉过于离谱了,俄乌白三个民族在中文圈长期都是以俄语名译名为主的,现在突然要改俄归乌也就算了,居然还要溯及既往,把历史上和乌克兰沾边的都改了就属实没有必要。还有,为了要“以乌克兰语为主”,罔顾权威来源(拒绝《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所推荐的乌语名字),硬推“乌名乌译”甚至不惜自创译名(尤其是父名部分最为严重),真的不需要被检讨吗?@PoisonHKThe3moboi--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13:30 (UTC)回复
清朝人用满语翻译就纯粹是硬扯,本名为汉名的不需要“翻译”,要举例也要恰当。--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13:36 (UTC)回复
那你可以舉例會這樣跨時代人物不同譯法的語言嗎?有的話我服。--PoisonHK Sapiens dominabitur astris 2024年6月1日 (六) 13:38 (UTC)回复
恕我无能实在无法举出这样的例子,因为现代外语译名系统也是上个世纪中后期才形成的,实在很难找出有什么大型民族独立于这段时期以后。但是《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俄汉译音表里有写到乌克兰语也可以参照俄语翻译。换句话说目前最权威的翻译方式依旧是将乌克兰人的名字转成俄式名再翻译,不分现代或古代人。依据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的例子来看,地名大多都是按照乌语来翻译的(所谓的“半俄半乌”先不谈),但人名部分的的确确都是按照俄语来翻的,仅有个别例外。另外再说一下,那个俄汉译音表适用于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多瓦以外的所有前苏联加盟国,所以这些语言和乌克兰语一样同病相怜。--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6月1日 (六) 14:49 (UTC)回复
(!)意見:单说这个人,我觉得用尤希姆或叶菲姆都行。因为都有可靠来源证明。叶菲姆的译法在 辛华. 俄语姓名译名手册[M]. 1982的第176-177页,有一系列带后缀的变体(例如:叶菲莫维奇、叶菲姆采夫、叶菲姆琴科)。--超级核潜艇留言2024年6月2日 (日) 01:01 (UTC)回复
返回到“尤希姆·梅德韋傑夫”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