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飲食/典範條目/25

煎餅餜子
煎饼馃子,常作“煎饼果子”,又称天津煎饼,是一种起源于天津的风味小吃。煎饼馃子的确切起源已无从考证,最早见诸现代报刊是1933年11月20日的天津《大公报》副刊。2017年6月,煎饼馃子制作技艺入选天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煎饼馃子在制作上,以绿豆面为主的杂粮面糊摊製的薄饼、再於餅上打入雞蛋攤開、涂抹甜面酱酱豆腐辣椒等酱料後,捲起再裹入油条(又稱馃子)、馃篦(薄片狀馃子)等食材及調料作成的街头小吃,其特点是煎饼柔软而清香,馃子油润而略咸,馃箅脆香,在天津地区最初作为夜宵,但现在主要作为早餐食用,是天津市具有当地代表性且备受欢迎的风味小吃。

目前,煎饼馃子在起源地天津最为流行,在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多地有销售,其中多数为各地改良后的制作方法,但无论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或改良工艺,皆常见以“天津煎饼馃子”的招牌招徕顾客。

更多關於「煎饼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