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甘惠忠神父在1997年3月於台南學甲設立,為臺南地區發展遲緩的嬰幼兒及其家人服務與關懷。[1]

名稱由來 编辑

伯利恆,於基督教而言,伯利恆耶穌的出生地。甘惠忠神父以耶穌誕生地名稱成立基金會,希望給予出生時未受到祝福的生理缺憾幼兒一點幫助。[1]

歷史沿革[2] 编辑

1997年2月25日台南縣政府教育局核准設立「伯利恆文教基金會」。[3]於同年的3月24日完成財團法人登記。2018年11月時「伯利恆文教基金會」改隸為「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4]

2019年9月20日設立「伯利恆兒童發展中心」[5],承接「臺南市溪北區嬰幼兒發展中心」相關青少年與嬰幼兒服務相關業務。2020年9月申請委託辦理「伯利恆佳里非營利幼兒園」,設置地點為家佳里區。[6]

成立宗旨 编辑

以社會福利、慈善等公益事業為宗旨而設立,為了不讓擁有身心障礙的嬰幼兒的父母獨自面對沉重的負擔,基金會將服務內容針對身心障礙者、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希望讓他們可以跟其他人一樣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7]

組織架構 编辑

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設有董事會,並將基金會業務分為融合教育與早期療育服務。

融合教育業務下,分別架設伯利恆佳里非營利幼兒園,慈母非營利幼兒園(學甲區),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勞動部雲嘉南分署)。

早期療育服務業務下,分別有第一兒童早期服務管理中心,伯利恆兒童發展中心,社區據點(下營區/將軍區/東山區)

創辦人-甘惠忠神父 编辑

美國籍天主教神父

1963年來台,曾在苗栗縣泰安鄉服務,1976年接任台南市瑞復益智中心主任,致力於融合教育。[8]1988年創設德蘭啟智中心[9],1996年設立伯利恆文教基金會,此後常駐於學甲[10]

2017年入籍台灣取得身分證[11],2020年4月於美國約紐過世享壽84歲[12]

相關連結 编辑

把台灣當成家 神父甘惠忠於美國辭世

南市府頒發表揚狀予已故甘神父 感念他為臺奉獻逾50年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成立緣由.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2. ^ 歷史沿革.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3. ^ 天主教伯利恆文教基金會.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4. ^ 財團法人臺南市私立天主教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PDF). [2023-10-18]. 
  5. ^ 楊金城. 學甲伯利恆兒童發展中心揭牌 賴清德:很高興甘神父遺願實現. 自由時報. 2020-08-27 [2023-10-18]. 
  6. ^ 莊曜聰. 伯利恆社福基金會接手有經驗 佳里非營利幼兒園預計9月開學. 中國時報. 2020-04-29 [2023-10-18]. 
  7. ^ 宗旨使命. 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伯利恆社會福利基金會. 
  8. ^ 認識瑞復. 財團法人台南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 [2023-10-18]. 
  9. ^ 李文生. 甘惠忠神父奉獻台灣半世紀 蔡英文頒褒揚令「正港台灣人」. 台灣好新聞. 2020-04-25 [2023-10-18]. 
  10. ^ 【台灣的恩人】來台奉獻逾半世紀 甘惠忠神父3個心願終實現. 台灣英文新聞. 2018-03-17 [2023-10-18]. 
  11. ^ 劉婉君. 終於拿到身分證 甘惠忠神父高呼「台灣萬歲!」. 自由時報. 2017-01-06 [2023-10-26]. 
  12. ^ 陳子華. 把台灣當成家 神父甘惠忠於美國辭世. 中央廣播電台. 2020-04-16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