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鐘式嵌澄泥硯

青銅鐘式嵌澄泥硯清代的澄泥硯,形狀像風字,一端彎曲向內,像個圓弧,顏色很深,有赭色的感覺。整個硯和蓋似乎是從青銅編鐘改造而來的,硯和蓋的大小大概差不多,硯的內部是挖空的,然後填上澄泥做成硯。硯的中央有一個微微凹陷的圓形,用來墨汁。蓋子和硯的背面仿造青銅器的樣子,有綠色和紅色的鏽跡,看起來色彩繽紛。硯的身上有兩排「枚」字,每排三個字,之間嵌著金絲篆字「萬生永寶」,還有金銀絲獸紋和回紋裝飾。[1]

青銅鐘式嵌澄泥硯
年份清 (西元1644-1911年)
類型文具
尺寸22.55 cm(8.88英寸)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登錄號中文000010N000000000
網址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數位典藏知識庫整合型檢索>器物類>玉石器>清 青銅鐘式嵌澄泥硯. antiquities.npm.gov.tw. [202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