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廷謙(16世紀—17世紀),以牧去盈百谷江西南昌府南昌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萬廷謙是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江西鄉試舉人[2],三十五年(1607年)授龍游知縣,在地方設置義田、建立學舍,聚集諸生講學,捐置學田一百十二畝,又重修縣志,於泊鯉灘興建飛虹橋,在啟聖祠左修建糧倉,火災時又脫去袍帶投入烈火,火種竟然熄滅,人們為他建「萬公焚袍止火亭」紀念。之後他在四十一年(1613年)陞泉州海防同知,嚴厲緝拿海盜,人民因此能安堵,同時親自赴海責問戎兵、治理船隻、整備器械、慎重監視,軍事準備充足,兵糧預定給發,儲定不時之需;四十三年(1615年)米價騰貴,他清理官帑、遣派材官、泛舟到廣東買米賑濟,香山米船流落泉州,他加意安撫,上表布政、按察兩臺派人護航回歸,又提出減少澎湖戍兵、省去浙營募兵,得人民士兵愛戴,不久因在龍游縣事件被降職為興國知州,泉州人建祠和勒石紀念[1][3][4],於興國他能調濟州務,令人民安寧,在該處改建廳事並整修譙樓[5]

家族 编辑

曾祖萬必昌;祖父萬廣載,封知縣;父萬虞愷,南京刑部右侍郎。母蕭氏(封孺人)。重庆下[6]。兄萬廷言,雲南按察使僉事提調學校。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民國《南昌縣志·卷三十三·人物四》:萬廷謙,字以牧,虞愷季子也,好學工書,以舉人知龍游縣,置義田、創學舍,聚諸生講學,復於泊鯉灘建飛虹橋,涉者利焉;邑苦大災,廷謙解袍帶投烈焰中,火竟熄,民間為建「萬公焚袍止火亭」,陞泉州海防同知,海寇聞其至皆遁走,民賴以安。
  2. ^ 民國《南昌縣志·卷二十二·選舉志三 科第下》:萬厯二十五年丁酉鄉試……萬廷謙 字去盈,一字百谷,廷言弟,詳傳
  3. ^ 民國《龍游縣志·卷十三·宦績略》:知縣萬廷謙,字去盈,南昌人,舉人,萬厯三十五年任,綜核有吏才,多所建置 康熙志官師誌注 ,重修縣志 即萬曆壬子志 ,修文廟、重置祭器,捐置學田一百十二畝有奇,建倉於啟聖祠左其最著者也 見兩舊志,建置訓導陳本欽有《學田圖冊序》 ,惟以鷹擊毛鷙為治,指揮叱咤民畏之如雷電鬼神,有呼必應惟恐或後 余恂《重建文昌橋記》 ,其亦稍近於酷吏矣 案康熙府志縣官表注明有傳,今本無之,疑簡脫
  4. ^ 同治《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萬廷謙,字以牧,號百谷,南昌人,由舉人萬厯四十一年任泉州府同知,至則為要束,嚴千掫盜不得發,戶皆安堵,躬歷海上,詰戎兵、庀艅艎、飭器械、謹烽堠,方畧甚備,兵糧先期給發,或儲胥不時必曲貸,轉賑不致於乏。乙卯春米貴如珠,清官帑、遣材官、汎舟市,粵米濟之,香山番舶飄入內地,加意安撫,上狀兩臺津遣護歸,夷人誦義無窮議,留澎湖戍兵量減其額,議省浙營募兵練,其見額皆郡百世利,署郡事德惠,旋流治教霶潤,兵民交戴,以前令龍邱事左遷,泉民搆祠尸祝之,勒石紀焉 集參雲臺藏稿
  5. ^ 光緒《興國州志·卷十三·官師志》:萬廷謙,字百谷,南昌舉人,萬厯丙辰任州事,值州凋敝,調濟協宜,民賴以安,改建廳事並修譙樓。
  6.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登科錄》 

參考文獻 编辑

  • 民國《南昌縣志》·卷二十二·選舉志三 科第下
  • 民國《南昌縣志》·卷三十三·人物四
  • 民國《龍游縣志》·卷十三·宦績略
  • 同治《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
  • 光緒《興國州志》·卷十三·官師志
官衔
前任:
吳應試
明朝龍游縣知縣
1607年-1612年
繼任:
李自華
前任:
陳大期
明朝泉州府同知
1613年-1616年
繼任:
舒有翼
前任:
謝天佑
明朝興國州知州
1616年-1619年
繼任:
余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