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綿斑蚜學名Euceraphis betulae)是半翅目蚜蟲的一種。它是一種綠色的小昆蟲,身體柔軟有翅膀。它生活在垂枝樺Betula pendula)上,通過吸吮汁液並以其芽和葉為食。

短綿斑蚜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科: 蚜科 Aphididae
属: 绵斑蚜属 Euceraphis
种:
短綿斑蚜 E. betulae
二名法
Euceraphis betulae
(Koch, 1855)

描述

编辑

短綿斑蚜呈淺綠色帶藍色調。藍色是由於在觸角和腿上特別明顯的藍色蠟顆粒的粉塵導致。所有成蟲都有膜質的翅膀,在春季和夏季,所有個體都是雌性。[1]

生物學

编辑

在白樺樹枝上越冬的會在春天孵化。若蟲在葉芽破裂時以其和嫩葉為食。它們迅速長成有翅膀的雌性,一旦它們成年就開始通過孤雌生殖產生新幼體。新一代會發育成更多有翅膀的雌性,蚜蟲的數量很快就會增加。如果受到干擾,它們會迅速展翅高飛。有些飛到附近的白樺樹上,有些飛到同一棵樹的其他地方,但到7月左右,它們就會停止繁殖。9月,白樺樹葉開始變黃,蚜蟲恢復繁殖,更多若蟲胎生繁殖。隨著白晝的縮短,繁殖模式也發生變化。產生的下一代成蟲由灰色帶翅的雄性和棕色帶翅的產卵雌性組成。交配後,雌性在白樺樹枝上產下成批的橙色卵。成蟲死亡後,卵會很快變成有光澤的黑色。它們能夠抵禦嚴寒的冬季天氣,並在樹木即將恢復生長的春天孵化。[1]

生態學

编辑

與許多其他種類的蚜蟲一樣,短綿斑蚜對其宿主的身份非常特殊。垂枝樺是原產於歐洲的觀賞樹種,已被引進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世界各地,蚜蟲也隨之而來。[2]蚜蟲還沒有適應在這些國家原產的其他樺樹物種中定居。在歐洲,常見的毛樺Betula pubescens)有特有的蚜蟲種類樺綿斑蚜Euceraphis punctipennis)。曾有人認為其與短綿斑蚜相同,但已發現兩者之間染色體的差異,現在它們被認為是不同的物種。[2]

瓢蟲及其幼蟲以蚜蟲為食。在美國,灰眼斑瓢蟲Anatis ocellata)專門捕食各種樹木上的蚜蟲。他們的飲食包括短綿斑蚜和松蚜十四星裸瓢蟲Calvia quatuordecimguttata)也以短綿斑蚜為食。[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Blackman, Roger. Euceraphis betulae (silver birch aphid). 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10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2. ^ 2.0 2.1 Blackman, Roger; Holopainen, Jarmo. A year in the life of a birch aphid. [2013-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2). 
  3. ^ Kalushkov, P; Hodek, I. New essential aphid prey for Anatis ocellata and Calvia quatuordecimguttata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11 (1): 35–39. doi:10.1080/0958315002002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