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灣鎢錳鐵礦(Wolframite mine, (Fe,Mn)WO4)屬於香港三個曾作商業開採的鎢礦之一,其餘兩個位於針山蓮花山,開採時間為1950-1960年代

礦床 编辑

香港有零散的--礦床分佈,大多集中於西北向的主要地質構造如石英脈群,以及蘊藏於幼粒花崗岩的地方,範圍包括針山、沙螺灣及蓮花山[1]。在沙螺灣,鎢錳鐵礦形成於花崗岩入侵體(大嶼山花崗岩,Lantau Granite)與其南面的火山岩的接觸帶[2]

中生代火山活動時,岩漿地幔向上入侵地殼。岩漿入侵活動到晚期時,會在地殼殘留含揮發性成分和金屬元素的熱水溶液。當外在環境改變,例如溫度或壓力降低時,其中的某些元素便自熱熱水溶液中析出,並在石英脈斷層富集,形成熱液礦床[3]。在沙螺灣與鎢錳鐵礦共生的尚有輝鉬礦黃鐵礦黃銅礦[2]

開採方法 编辑

採礦過程很簡單。由於礦石稀少,機械化無利可圖,採礦以人手進行,但也有使用炸藥礦工會將採得的礦石壓碎,並在附近流水中洗去部份雜質。在1952年12月,各公司共開採礦石1,433公斤,約佔香港產量的12%,當時價值約25,000港元[4]

開採歷史 编辑

沙螺灣的鎢錳鐵礦在1951年開始開採。當年在沙螺灣村後面的山坡上首次發現鎢礦,非法礦物活動旋即開始。1952年3月,已經有大約700名礦工在該區非法採挖。

非法採挖導致附近䃟頭村沙螺灣村的河水被礦石渣及泥水污染。每逢大雨,淤積的河道更引發水災,淹沒稻田。儘管如此,部份當地村民還是能夠從非採礦獲得好處,例如出租山坡予採礦者圖利[4]

後來,政府頒發臨時採礦許可證,以解決非法採礦問題,持許可證的公司包括Ton Loy Traders、Tailey Mining Co及Bank Line(China)Ltd.。

1950年代末,Far Eastern Prospecting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展開大規模採挖。在沙螺灣村以東約一公里處設有辦公室選礦廠,辦公室南面500米處有採挖區和廢礦料堆成的尾堆。採挖持續至1960年代[5] [6]

參考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2. ^ 2.0 2.1 存档副本 (PDF).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9). 
  3. ^ 存档副本.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4. ^ 4.0 4.1 Sha Lo Wan Mine –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5. ^ https://www.hkmapservice.gov.hk/OneStopSystem/map-search/getPreviewFile?itemId=DAP&sheetNo=1963-4547
  6. ^ http://c18h27no3bms.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