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道俊

(重定向自杜道雋

杜道俊(?—453年),魏郡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人,北魏外戚、官员。

生平 编辑

杜道俊获赐爵发干侯,镇守枋头。杜道俊后来爵位升为南康公,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七月,魏太武帝拓跋焘诏令枋头镇将、平南将军杜道俊帮助防守兖州[1],杜道俊后出任兖州刺史[2][3]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月,魏太武帝讨伐刘宋。十一月,魏军攻克邹山,魏太武帝派楚王拓跋建和南康公杜道俊向泗水西岸进军,到了萧城,杜道俊向泗水东岸进军,到达留城。宋孝武帝刘骏派参军马文恭到萧城,江夏王刘义恭派军主嵇玄敬到留城,都进行侦察。萧城的魏军隐藏旌旗,马文恭侦查部队不清楚这一点,最终与魏军遭遇,马文恭于是离开汴水前往南山,刚向东到达南山,魏军就将宋军包围。马文恭战败,仅仅自己一个人逃走幸免。嵇玄敬也和留城的魏军相遇,幢主华钦跟在嵇玄敬部队的后方,杜道俊看见嵇玄敬后面有军队就撤走,退向苞桥。魏军到了到了苞桥后,想要渡过泗水;沛县的百姓焚烧了苞桥,夜间在树林中擂鼓,魏军以为宋军大规模的前来而争渡苞水,河水太深且是天气极冷,魏军冻死和溺死的人将近有一半[4][5][6][7]

正平二年(452年)四月,刘宋冀州刺史张永北伐北魏,当时刘宋建武将军垣护之率领两千人跟随张永进攻碻礉,垣护之先占据委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杜道俊和尚书伏连前来支援碻礉,垣护之率士兵抵抗,魏军就引兵向东而去[8]

兴安二年二月己未(453年3月11日),杜道俊的堂兄弟杜元宝被定罪处死,杜道俊在内的杜氏亲族都被斩首[9]。后来,杜道俊在兖州的属吏汲宗等人认为杜道俊在兖州有德政,之前杜道俊受牵连被削除爵位被诛杀,尸骨暴露请给于收葬。表章上奏后,魏文成帝认为正当就听从了,赠予杜道俊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号[10][11]

家庭 编辑

祖父母 编辑

  • 杜豹,北魏追赠镇东大将军、阳平景王
  • 某氏,北魏追赠钜鹿惠君

父亲 编辑

  • 杜超,北魏驸马都尉、征南大将军、太宰、阳平威王

兄弟姐妹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诏枋头镇将、平南将军、南康公杜道俊助守兖州。
  2.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凤皇弟道俊,赐爵发干侯,镇枋头,除兖州刺史。
  3.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凤凰弟道隽赐爵发干侯,镇枋头,除兖州刺史。
  4. ^ 《魏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十一月,车驾从东安山出下邳,义隆邹山戍主、鲁阳阳平二郡太守崔邪利降。楚王建、南康侯杜道俊进军清西,至留建成。义隆镇军刘骏参军马文恭至萧城,军主嵇玄敬至留城,并为觇候,见官军俱时退走。
  5.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其十一月至邹山,邹山戍主、宣威将军、鲁阳平二郡太守崔耶利败没。焘登邹山,见秦始皇刻石,使人排倒之。遣楚王树洛真、南康侯杜道隽进军清西,至萧城;步尼公进军清东,至留城。世祖遣参军马文恭至萧城,江夏王义恭遣军主嵇玄敬至留城,并为觇候。萧城虏偃旗旌,文恭斥候不明,卒与相遇,乃舍汴趣南山;东至山而虏围合,文恭战败,仅以身免。玄敬亦与留城虏相值,幢主华钦继其后,虏望玄敬后有军,引去,趋苞桥。至,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虏谓官军大至,争渡苞水,水深,溺死殆半。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楚王建自清西进,屯萧城;步尼公自清东进,屯留城。武陵王骏遣参军马文恭将兵向萧城,江夏王义恭遣军主嵇玄敬将兵向留城。文恭为魏所败。步尼公遇玄敬,引兵趣苞桥,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水,溺死者殆半。
  7. ^ 《水经注·卷二十五》:自下黄水又兼通称矣。水上旧有梁,谓之泡桥。王智深《宋史》云:宋太尉刘义恭于彭城,遣军主嵇玄敬北至城,觇候魏军。魏军于清西望见玄敬士众。魏南康侯杜道俊引趣泡桥,沛县民逆烧泡桥,又于林中打鼓。俊谓宋军大至,争渡泡水。水深酷寒,冻溺死者殆半。清水即泗水之别名也。
  8. ^ 《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率二千人复随张永攻碻磝,先据委栗津。虏杜道俊与伪尚书伏连来援碻磝,护之拒之,贼因引军东去。
  9.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未几以谋反伏诛,亲从皆斩,唯元宝子世衡逃免。
  10.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后兖州故吏汲宗等以道隽遗爱在人,前从坐受诛,委骸土壤,求得收葬。书奏,诏义而听之。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曰昭。
  11.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未几,以谋反伏诛,亲从皆斩,唯元宝子世冲逃免。时朝议欲追削超爵位,中书令高允上表理之。后兖州故吏汲宗等,以道隽遗惠在人,前从坐爵受诛,委骸土壤,求得收葬。书奏,诏义而听之。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曰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