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士街 (葡萄牙語:Rua de Silva Mendes) 是澳門望德堂區東北部的其中一條街道,它的西南端由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飛良韶街起,向東北延展,沿途巴士度街高士德大馬路文第士巷雅廉訪大馬路文第士圍相交, 到鮑思高街美副將大馬路相交界止。長440米,闊約5米。原名為龍田村街。

 
       
文第士街
 
       
RUA DE SILVA MENDES
位於澳門國父紀念館附近的路段
原名龍田村街
命名日期1933年1月24日
道路長度440米(1,440英尺)
车速限制60公里每小時
地點澳門望德堂區
起點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飛良韶街
主要路口
終點美副將大馬路鮑思高街

名稱由來

编辑
 
文第士

這條街道的名字「文第士」,是葡萄牙律師和漢字家文第士 (Manuel da Silva Mendes) 中 (Mendes) 的粵語譯音。命名於1933年一月二十四日。

文第士出生於葡萄牙波爾圖, 畢業於科英布拉大學法學院,1901携妻來澳門,曾任澳門利宵中學教師, 以及執業律師。他喜歡研究宗教、歷史及藝術,且對中國歷史和藝術及道教文化深有研究。他於1930年逝世。

歷史沿革

编辑

此街道的位置原位於龍田村龍田村在1879年正式被葡萄牙人侵佔後,澳葡政府於1883年開始開闢道路,其中一條稱為「龍田村街」。[1]

早期龍田村街一帶是住宅樓宇, 在1901文第士在龍田村街購買了一些磚瓦居舍。[2]1918年孫中山先生的胞兄孫眉在龍田村街1號興建了一座舊式洋樓, 作為孫中山及其家人的住宿。[2] 1930年8月13日在龍田村街對面的二龍喉公園火藥庫爆炸,此街道一帶及附近的房屋嚴重損毀,其包括國父的住宿,及後澳葡政府孫中山的兒子及孫科作出賠償,孫科利用賠償金,於1933年,斥資九萬銀元,將其重建成3層高的一座伊斯蘭教摩爾式建築。現時為國父紀念館[2]

因於文第士以及羅沙達飛良韶巴士度等葡商曾購買龍田村土地, 所以當局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區的街道;於1933年1月24日,龍田村街改為「文第士街」。[3]

沿途地點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關, 俊雄. 龍田村歷史初探. 文化雜誌RC. 2021年, (第111期): 50-67真 –通过澳門文化局. 
  2. ^ 2.0 2.1 2.2 MM052-文第士街1號房屋. 澳門文化遺產. 
  3. ^ 林, 發欽. 《澳门街道的故事》(上冊). 廣東: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19: 211–217頁. ISBN 978754547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