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学

(重定向自北京一中

北京市第一中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甲12号,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年学制的北京市实验学校。[2]

北京市第一中学
校门
地址 中国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甲12号
经纬度39°56′44″N 116°23′36″E / 39.945611°N 116.393398°E / 39.945611; 116.393398坐标39°56′44″N 116°23′36″E / 39.945611°N 116.393398°E / 39.945611; 116.393398
类型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创办日期1902年
学区安交学区
校訓勤奋、求实、和谐、创新[1]
学校网址bj1z.net
地图

历史 编辑

 
经正书院原址,同时挂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牌匾

北京市第一中学的大门原来开在宝钞胡同内的郎家胡同,后来校舍全面翻建,校门也改在宝钞胡同北端。一中校址所在地原属东四旗中的镶黄旗。镶黄旗在八旗中为“上三旗”之首,辖区大。按顺治帝的决定,各旗都要设官学一处,以旗名为校名。[2]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镶黄旗官学设立,校址在交道口的圆恩寺,是专为镶黄旗子弟所设的学校。[2][3]该校隶属太学(国子监)。光绪八年(1882年)八旗官学经历了一次大整顿,增设了管学大臣,第一任管学大臣为吏部尚书大学士徐桐[4]在清朝光绪年间之前,宝钞胡同内的郎家胡同未曾有任何学校。在郎家胡同最早成立的学校是清朝末年的经正书院。[2]1894年经过整顿,增设八旗书院一所,定名为“经正书院”,创始人为徐桐,监院宗室宝丰,校址即宝钞胡同的现校址。[3]如今一中校园内尚存经正书院创建碑两座。碑文记载购地、建书院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招生开课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立碑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碑上有徐桐孙毓汶光绪帝的奏折,徐桐的《创建经正书院碑记》和中国各地捐款人名单。校址原为尚书延煦住宅的一部分(延煦的花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被一中购买)。原延煦住宅的正门、影壁、正厅等古建筑保存至今。[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原八旗各官学改为八旗小学,附属于八旗中学堂。[3][2]光绪癸卯年(1903年)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首派留学生留学日本[5]光绪三十年(1904年)更名为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仍然附设八旗中学堂。[3][2]宣统元年(1909年),八旗高等学堂及所属八旗中学堂划归八旗学务处管理,学务处设在八旗高等学堂院内。同时还附设一个优级师范选科班。当时八旗高等学堂的监督是宗室宝熙、文斌等人。[2]

1912年蔡元培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的教育总长,决定:“八旗高等学堂仍准设立,唯将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8月,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3][2]任命关百益为校长。原附设在此的师范二部于1915年停办。按1912年夏季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的决定,第一中学为四年制,一年分为三个学期。学校采取比较完全的校长负责制。起初学校的教学班为单轨制(每个年级一个班),1917年改为双轨制(每个年级两个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一中学生积极参加。不久,学生指责校长赵继增在修建新教学楼和风雨操场等工程中贪污,1922年赵继增被迫下台。此后京师学务局先后派两位校长接任,但都未能到校视事。1923年2月,派罗常培代理一中校长。此时学制改为四二制(初中四年、高中两年),一年由三个学期改为两个学期。在此前后,罗常培、董鲁安老舍等人到一中任教。罗常培代理校长期间,曾将全部工资用来购买图书捐给一中图书馆。[2]一中是北京教育界最早用白话文教学的学校。[5]

1924年7月,已被任命为校长的杨荫庆英国留学回国,代理校长罗常培离任。杨荫庆上任不久,因校方不准一时交不起学杂费的学生入学,引发学生不满,有学生带头与杨荫庆评理,杨荫庆勒令这些学生停学一年。后来据说有学生打了校长,警察局逮捕八名学生。1924年9月,卫戍司令王怀庆下令解散一中,勒令学生出校,校内进驻军队。1924年10月底,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此事方告结束。1924年12月,一中重新招收三三制初一新生。杨荫庆继续任校长。[2]

1926年,一中学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经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李大钊在该校建立中国共青团支部,该校是北京建团最早的学校之一。第一届团支部共7人,李续纲(公开身份为学生会文书)任支部书记,1927年李续纲毕业以后由甘固接任。[2][5]李续纲在校时领导了第二次反对杨荫庆事件,杨荫庆的后台是奉系,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风潮中,杨荫庆被赶下台。从1927年秋季起,一中的高中实行文理分科。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不久北京更名北平,建制为特别市,一中也更名为北平特别市立第一中学。同年暑假,陈文华接任校长。1929年初,陈文华赴日本考察,1929年8月回国后被免职。教育局先后任命过两位校长,都因有劣迹而遭一中师生拒绝。教育局乃停发学校经费。师生们暂用学生交的学费维持开支,并且继续请愿。1929年9月中旬,教育局派孟世杰为校长,学校秩序恢复。[2]1930年代初,一中便有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5]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一中经历了许多事件。中国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派党部委员宋振渠为校长,遭一中学生一致反对。领导这次斗争的是高二文科学生陈洪勋(中共党员,1934年因从事兵运被国民政府逮捕,在南京雨花台被处决),陈洪勋因此被开除。1933年至1934年任一中校长的沈国光是中国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部干事,中共党员,后被国民政府逮捕。[2]一中学生是一二·九运动的参加者,齐燕铭刘白羽等人都是当年的学生运动骨干。[5]1930年代,一中教学质量高,学生成绩好,文科成绩突出。当时一中学生多来自河北省,70%以上住校。据1931年北京大学教学档案记载:一中报考10人,录取4人,是北平当时上线率最高的学校,在全国有考生的中学中排名第四。[5][2]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北平,将北平更名为北京。该校随之更名。日本占领时期,市属学校勉强维持,学生人数大减。在该时期任校长的是杨荫庆、王秉和。[2]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中恢复原名北平市立第一中学。学制仍为三三制,共12个班,学生492人。北平市政府派佟绍宗任校长,接替原校长王秉和。然而中国国民党接收大员到处贪污,“五子登科”,引起民众极大不满。该校内一些带枪上学的三青团员监视学生言行,激起学生愤怒。随着内战迫在眉睫,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学生运动此起彼伏。一中校内办起不少墙报,在大礼堂还演出了讽刺国民党政府的话剧《升官图》。一些学生去了中共领导的解放区[2]

1949年4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徐楚波(校长)、李世濂(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张幼成(支委、政治教师)接管该校,随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中学[3][2]1949年8 月初,北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徐楚波校长与会,叶剑英市长在会上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有专门技能的建国人材的办学方向。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徐楚波校长作为平津教育界代表出席。[2]1949年10月1日,一中师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及会后的大游行,以及当晚的晚会,徐楚波校长作为政协代表在开国大典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2][5]1950年,部分一中学生报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5]

1950年代前期,一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北京市前茅。1955年高考,全北京市仅七所学校平均成绩及格,一中为其中之一。后因搞政治运动和劳动过多,学生成绩下降,北京市教育局领导曾在大会上点名批评。1960年代中期,教学质量又回升。1966年文革爆发后,一中是有名的“重灾区”。[2]截至1966年文革爆发时,该校一直为男校。此后改为男女混合校。[3]

改革开放后,全面翻建旧校舍,在原大操场上建起两栋东城区教工宿舍楼,原办公、教学区的旧平房、楼房全部拆除,打通南北院,南侧建起一栋四层的新教学楼(1979年设计),并新建了电教礼堂、大食堂,其余部分为大操场(面积2000多平方米,约为原大操场的四分之一)。1988年底,被东城区人民政府、东城区教育局定为东城区教育研究中心的实验学校,教研中心主任高贤明兼任校长,杨毅竹任党支部书记。1989年1月正式命名。[2]1990年起,实施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整体实验。[3]该校成为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2年学制的北京市实验学校。[6]

作家老舍、历史学家谢承仁、北京市特级教师王光兆、金玉峰等曾在该校任教。知名校友有翁偶虹刘白羽许嘉璐强卫林军黄健中商瑞华李素丽等。[6]

北京一中图书馆在清朝末年已有名气,宗室觉罗高等学堂时期有“藏书楼”之称。图书馆保存了经正书院时期八旗官学的不少旧版书,例如宣统元年学部奏准赏给八旗高等学堂的《大清会典》一部、原版《古今图书集成》、《四部备要》、清文《古文渊铿》等旧藏图书近两万多册,新版图书有全套《万有文库》、《中国新文学大系》、大型古典丛书等近两万多册。据1936年统计,图书馆已有藏书四万多册。一中图书馆在全北京市中学图书馆中曾是面积最大、藏书最多者。文革爆发后,北京一中图书馆的图书遭该校红卫兵大规模毁灭。[5]

2015年,在东城区教育改革中,北京一中加入了北京五中教育集团。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依托北京一中建立附属实验学校[7][8]。2016年春,北京五中校长张斌平受东城区教委委任,主持北京一中全面工作,实施一长两校管理。[6]

历任领导 编辑

校长
  • 张百熙(1902年,管理宗室觉罗八旗学堂事务大臣)[4]
  • 宝熙(1902年—1903年,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总办)[4]
  • 乔树枏(1904年—?,宗室觉罗八旗高等学堂监督)[4]
  • 关百益(1912年—1913年,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长)[4]
  • 赵继增(1913年—1922年,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长)[2]
  • 罗常培(1923年1月—1924年7月,京师公立第一中学代理校长)[4]
  • 杨荫庆(1924年—1927年,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长)[2]
  • 陈文华(1928年—1929年8月,北平特别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孟世杰(1929年9月—?,北平特别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宋振渠(?—?,北平特别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沈国光(1933年—1934年,北平特别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杨荫庆(?—?,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王秉和(?—1945年,北京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佟绍宗(1945年—?,北平市立第一中学校长)[2]
  • 徐楚波(1949年4月—1976年)[4][2]
  • 张玉录(1972年-1982年)[4]
  • 杨毅竹(1982年-1988年)[4]
  • 高贤明(1988年-1990年)[4]
  • 王晋堂(1990年-2005年)[4]
  • 邓少军(2005年-2007年)[4]
  • 汤朝晖(2007年-2016年)[4]
  • 张斌平(2016年—)[4]
党支部书记
  • 李世濂(1949年4月—?)[2]
  • 张幼成(?—?)[4]

……

  • 杨毅竹(1988年—?)[2]

……

  • 关伟(?—)

经正书院创建碑 编辑

经正书院创建碑共有两座,原来立在经正书院正厅前廊下东西两侧。1950年代末扩建教室,两碑移到院内露天。文革中因被视为“封资修”而被推倒,不久校内建人防工事时被当作石料使用,埋入地下。1980年代初,一中翻建校舍清理地基时,将两块碑用吊车吊出。新教学楼竣工后,两碑并排立在楼前东侧。[2]

东碑正面、背面都是吏部尚书徐桐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光绪帝的奏折全文。碑文为翰林院编修支恒荣书写,宗室宝丰鸠工镌石。[2]

西碑正面是徐桐所撰经正书院创建碑记。背面是各省地方官吏捐款名单和金额,名单包括19个省区共56人,其中已不在职者23人,率下属一起捐款者11人,碑文为支恒荣书写。[2]

东碑内面文:[2]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管理八旗官学事务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臣徐桐,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臣孙毓汶言:窃维取士之道不外文章,而体国之材端资器识。八旗官学自整顿以来,迄今十有一年,臣等奉命督课,加意裁成。其间登巍科膺馆选者因不乏人,而求一文行兼修,体用具备,出可为干济艰难之士,处可为扶持名教之儒,殊不易觏其人。因思另建书院一区,俾八旗子弟讲求实学,期为通儒。缘经费浩繁,未敢轻举。窃查八旗管学各官,经理学务,于常年经费撙节动用,计历年积存余款三万两,已交顺天府发典生息。又曾于十三年奏买武清县沙石屯学田一区,每年约入息租两项二千六七百两,拟将此款归入书院支用。又十三年置买左翼所属房屋一所,坐落在安定门内郎家胡同,地处城北,尚为东西各四旗道里适均之地。拟将此房作为书院。一面订立章程,先行创办。至创立之始需费极繁,经费入不敷出,拟函知各省旗籍大交劝以量力相助,共成盛举,俟积有巨款,再行逐渐推广,添立课程。刻下款项未充,未敢规模大启,拟由八旗官学经费处存余项下,动用四千两,先行聘请山长主讲,择八学中之性情敦笃有志大成者来院肄业,即于今秋举行。俟各省捐款积有成数,除就款开支外,余俱发典生息,以备岁时支用,冀可经久不谕。庶几今日里囗中多佳子弟,他日朝廷上多好人才,于维持士习,作养人文之方,亦不无裨益。伏乞皇上圣鉴训示遵行。奉旨:知道了。钦此。

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管理八旗官学事务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臣徐桐,兵部尚书臣徐郙言:臣等于光绪二十年奏建八旗书院,并声明函知各省旗籍大吏捐助,俊积有成数逐渐推广等因,奉旨充准。当即钦遵。函知各省旗籍大吏去后,一面先提官学存余经费修理房间,延请山长,择入学中之性情敦笃有志大成者,每月讲书二次,考课二次,课以经史实学,酌给膏奖,于今三年。现在各省旗籍大吏,或自行捐助,或率属集赀,总捐或年捐,计前后汇解到院者二万二千三百余金,当即提交顺天府一万五千两,发典生息,复动用五千余金,添建考棚房舍,刻已落成。拟命名曰经正书院,即于明年二月开课。凡八学外之举贡生、监生胥令肄业。其中,先行取具本旗图结,送院报考,以杜冒名之弊。每年二月甄别一次,凡取入额内者,准其应试一年。每月山长考试二次,专课经史,不课诗文,限定取额,给与奖赏。其中如有内行敦笃堪以深造者,拔补听讲,兼课札记,并给膏火,不容冒滥。惟书院事务殷繁,宣专责一人经理。拟于管学官内择其廉谨资深者,轮流监院,一年为期。每岁津贴二百金。其余未尽事宜,容臣等随时酌办。方今时事多艰,各省纷纷建立学堂,讲求时务。窃思京师乃首善之区,士子为四民之冠,而八旗子弟尤为休戚与共之人。若能于八旗中得一二体用兼备之士,与之研析经传,通达治理,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为大旨,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大防,诸生世受国恩,自当勉为通儒,挽回风气,俾得备干城之用,不仅为科目中人,则所以培植人才者,正所以维持国本。谨具折缮单以闻。奉旨:依议。钦此。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功臣馆纂修、起居江协修、本衙门撰文支恒荣书。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文渊阁校理、管理正白旗官学事务监院官、宗室宝丰鸠工镌石。

西碑内面文:[2]

创建经正书院碑记

古者比闾族党莫不有长,即莫不有教。周制废,而始以教导之责属之郡县。至东汉时乃设校官,末教官又旷阙职。而乡大夫之有力者,始各设书院教其子弟。近时各省书院林立,其分设各郡县,而专课本郡本县之士者,亦所在多有,惟八旗独无,识者憾焉。爱于光绪二十年奏请于朝创建书院一所,在安定门内郎家胡同。徒以经费尚绌,未暇扩充。迩来协力齐擎,共襄盛举,栋护增建,丹雘重新,义路礼门,规模大启。并颜其额曰:经正书院。续于二十三年十二月奏明在案。窃维书院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而我八旗子弟世受国恩,尤为天下人才所属望。其登进之途较宽且易。惟宽也,故虑其蕴蓄之未深;惟易也,故惧其杂然并陈,而学术不必要于纯正。则所以造就之,而备异日大成之用、艰巨之投者,又本中之本,询为治天下之急务也。自功利之习中于人心,而邪说横行,往往畔道离经,日趋于惠世诬民而不觉。岂知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故吾人之为学也,基之以五伦,行之以五德,持之以慎独,而完之以有恒。所谓经者,常也,万世不易之常道也。圣学之渊源在此,即王道之根抵亦在此,则岂非今日本中之本,所尤视为本务者哉。原诸生之肄业于斯者各自勉焉,毋囿于小成,毋纷于俗学,是乃予所厚望也夫。经筵日讲起居住官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吏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管理八旗官学大臣徐桐撰。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功臣馆纂修、起居注协修、本衙门撰文支恒荣书。
赐同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讲、管理正白旗官学事务监院官、宗室宝丰鸠工镌石。
皇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 日建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